刚刚送走了一个“反华”的石破茂,日本可能又要迎来一个更疯的女人!就在石破茂下台后,呼声最高的接班人,竟是那个,曾经高调窜访台湾、鼓吹“台独”的女右翼政客——高市早苗。 日本政坛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石破茂才当首相不到一年,就在2025年9月7日宣布辞职了。这事儿说起来也简单,自民党在最近的选举中丢了太多席位,党内压力山大,他扛不住只好走人。结果呢,大家的目光马上转到接班人身上,高市早苗一下子成了热门。她这个人,立场极端右翼,对中国态度特别强硬,以前多次跑去台湾搅和事儿,还公开支持“台独”,这要真上台,日本的对华政策怕是会更乱套。话说回来,日本现在经济形势本来就复杂,跟中国贸易这么紧密,搞对抗真不是明智之举。可政客们总爱玩火,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挺现实的,就是为了拉选票和抱美国大腿。 先说说高市早苗这个人吧。她生于1961年,在奈良县长大,从小家庭条件一般,但她读书还算努力,高中毕业后考进神户大学学经济学。大学出来后,没直接从政,而是先去朝日放送当记者,那时候她主要报道经济和政治新闻,积累了不少人脉。80年代末,她去美国进修,在国会当研究员,接触了那边政治运作方式,回国后还写了本书。90年代初,她开始涉足政界,1993年第一次参加众议院选举,就在奈良选区胜出,进了国会。 从那以后,她在自民党内步步高升,2000年左右当过经济产业省的政务官,负责产业政策。后来,她连续当选议员,2006年第一次入阁,担任冲绳北方担当大臣。她的政治生涯跟安倍晋三关系密切,安倍在位时,她多次出任重要职位,比如总务大臣和经济安全大臣。2021年和2024年,她两次竞选自民党总裁,2024年那次,她在第一轮投票领先,但最后输给石破茂,只差一点点。现在石破茂下台,她又成了呼声最高的候选人之一,自民党定在10月4日选举新总裁,她很可能参与角逐。 高市早苗的右翼立场不是一天形成的。她从政早期就强调强化国防,批评日本战后宪法限制太多。安倍时代,她支持修宪和加强自卫队力量,还推动网络安全法规。作为经济安全大臣,她重点审查外资,尤其针对中国企业,限制技术出口。她在党内属于保守派,多次公开表达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反对承认某些战争责任,这让她在右翼选民中受欢迎。但她的对华态度特别突出,多次公开批评中国政策,认为日本要加强与美国的同盟来应对。2024年自民党总裁选举时,她就承诺如果上台,会增加国防预算,推动日美澳印四方机制更紧密合作。这些立场让她在党内有支持者,但也招来批评,说她太激进,不利于外交稳定。 现在来看石破茂下台后的局面。自民党在2025年选举中丢了下院多数席位,联合公明党也勉强维持执政,但党内分裂严重。石破茂上台时,本来想改革党派形象,处理资金丑闻,但选举结果太糟,他只好承担责任辞职。辞职那天,他说要为败选负责,自民党高层马上讨论接班事宜。媒体报道,高市早苗和小泉进次郎是两大热门,前者代表右翼保守,后者更年轻中道。党内民调显示,高市早苗在保守派议员中支持率高,因为她经验丰富,曾多次入阁。其他候选人如茂木敏充也在准备,但高市早苗的声势最猛。她最近表态,说如果当选,会继续推动经济安全政策,强化供应链独立,这明显针对中国依赖。 如果高市早苗真当选首相,她的政策会延续石破茂的强硬路线,甚至更进一步。石破茂在位时,就推动国防预算增加到GDP的2%,加强日美同盟,还参与美日澳印机制。高市早苗可能会加速这些,重点在经济安全上,审查中国投资,推动供应链转移到东南亚。她还可能增加对台湾的非官方支持,比如技术援助和情报共享。但现实摆在那,日本经济现在面临通胀和债务问题,跟中国对抗只会雪上加霜。看看历史,日本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就依赖出口拉动,中国市场是关键。如果高市早苗一意孤行,国内企业会先扛不住。汽车业如丰田,本来就靠中国销量,现在供应链断裂,工厂开工率下降。电子业也一样,稀土进口一卡壳,成本直线上升。失业率如果上升,选民不满会爆发,自民党支持率继续跌。 日本政坛的反华惯性其实有根源。二战后,日本跟美国绑紧,同盟压力大,美国总推日本当亚洲前沿对抗中国。党内右翼势力强,安倍派影响大,高市早苗就是典型。她们靠这个拉票,保守选民吃这套。但长远看,这不现实。日本人口老化,经济增速慢,靠对抗刺激不了增长。相反,中日合作空间大,从新能源到旅游,都能互利。石破茂下台就是例子,他上台时也强硬,但经济压力太大,选民不买账。如果高市早苗上台,不调整对华关系,结局估计差不多。 从大局看,日本这种反华惯性害了自己。世界变了,中国经济体量是日本好几倍,产业链深度整合。任何国家全面对抗中国,都会自食苦果。欧洲国家学聪明了,德国法国都强调合作。日本如果继续绑在美国战车上,只会边缘化。
日本最新民意“如小泉进次郎成为首相,日本立刻完蛋”根据日本最新JNN民意调查,
【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