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王光美迈出监狱大门,迎接自由的那一刻,她万万没想到,第一个来探望的人竟是毛主席的昔日秘书叶子龙。而他接下来的几句话,却让王光美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主席在最后的岁月里,时常提起你们。”叶子龙轻声说着,双手接过了王光美的布包。彼时,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叶子龙,代表组织前来迎接刚结束审查的王光美。这句简单问候背后,承载着一段跨越二十年的历史纠葛与人生际遇。 王光美此次前来是为了办理刘少奇平反后的相关手续,这次会面持续了2小时15分钟,主要讨论了刘少奇遗物移交和后事安排事宜。叶子龙作为毛主席晚年的工作秘书,此时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既要传达组织决定,又要缓解历史伤痛。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正式通过《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彻底纠正了“革命特殊时期”对他所作的一切不实指控。为妥善处理平反后的相关工作,中央组织部专门成立工作小组推进具体事宜。 在整个过程中,王光美同志展现出高度的党性原则和宽阔的历史胸怀,积极配合组织完成各项后续工作。在与工作组的沟通中,王光美同志体现出令人敬重的政治风范。她不仅悉数移交了刘少奇同志生前的日记、手稿等珍贵历史文献,还主动回忆并补充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细节。 这批材料为《刘少奇选集》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编纂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在商讨刘少奇同志骨灰安葬仪式的具体安排时,王光美特别提出“仪式应尽量简约,不给组织增添额外负担”。 中央对王光美的提议予以充分认可并采纳。1980年5月17日,追悼仪式庄严举行,现场布置简洁而不失隆重,既传达出对刘少奇同志的深切缅怀,也展现出老一辈革命家一贯坚持的朴实传统。 此次沟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直面历史、坚持真理的政治担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系统推动全国范围的冤假错案平反工作,累计为超过三百万名干部、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恢复名誉。 叶子龙同志作为这一过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秉持高度的党性原则,既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又在工作中体现出对同志的真切关怀。这种原则与温度相结合的方式,为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更加认识到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思想作风。无论经历怎样的波折,党始终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勇于自我纠正,引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我们要传承这一优良传统,以历史映照现实,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共同守护当前安定团结的局面,在新时代征程上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刘源:母亲王光美被释放后 叶子龙第一个来看她》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特批享元帅待遇的开国将军,同时拥2位合法妻子,资历比朱德还老1955年9月27
【7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