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都不要了!9月8日上海一老太为给孙子买婚房,以280万元卖掉自己住的

美食创意厨房 2025-09-11 14:10:17

脸都不要了!9 月 8 日上海一老太为给孙子买婚房,以 280 万元卖掉自己住的房,随后搬进儿子家生活,不料没过多久,儿子竟然翻脸了,老人无奈只好搬出去租房住,一年后将儿子告上法庭,想要把房子要回来,而法院这样判了! 74 岁的张阿姨住在上海静安区一套老洋房里,这套房是她和老伴老王结婚时一起买的,住了快 30 年。 去年 2 月,孙子谈了对象,女方家提出必须有套新房才肯订婚,小王夫妻俩凑不出首付,整天在家唉声叹气。 张阿姨看着心疼,主动跟老王说:“要不把咱们这房子卖了吧,先给孩子把婚房解决了。” 老王一开始犹豫,怕老两口没地方住,张阿姨却说:“咱们搬去跟小王住,他小时候我一把屎一把尿带大,还能不管咱们?” 没几天,张阿姨就联系了中介,房子挂牌 280 万,很快就有买家看中。 签合同前,张阿姨特意把小王叫到中介门店,当着中介的面问:“我把房卖了给你儿子买房,我和你爸去你家住,你得保证好好照顾我们,不能让我们受委屈。” 小王当时握着张阿姨的手说:“妈,您放心,我肯定好好孝顺您,以后您俩的生活费、医药费我都包了。” 中介也在一旁作证,把这段对话记在了补充协议里。 去年 3 月,房子顺利过户,280 万全款打到了小王账户上。 小王很快在浦东订了套两居室,写的是孙子的名字。 4 月初,张阿姨和老王打包行李搬进小王位于普陀的家,那套房子是两室一厅,小王夫妻俩住主卧,孙子住次卧,张阿姨和老王只能挤在客厅的沙发床上。 刚开始半个月,小王夫妻俩还挺热情,每天下班会带点水果回来,张阿姨做饭时,儿媳还会搭把手。可到了 5 月,情况就变了。 小王下班回家就躲进房间玩手机,从不跟老两口说话;儿媳做饭只做三个人的份,张阿姨和老王只能自己煮泡面;客厅的空调坏了,小王说 “夏天快过了,凑活凑活”,可主卧的新空调却很快装好了。 6 月的一个周末,张阿姨的妹妹来家里做客,刚坐下没十分钟,小王就说 “孩子要复习功课,家里太吵”,把人往外赶。 张阿姨当时气得发抖,跟小王吵了一架,小王却吼道:“这是我的家,你凭什么让外人来?” 那天晚上,张阿姨一夜没睡,老王劝她:“要不咱们还是搬出去吧,这样住着太憋屈。” 7 月,张阿姨和老王在小区附近租了个一居室,月租 3800 元。 两人的退休金加起来 8600 元,除去房租、水电费和医药费,每个月剩不下多少,连买件新衣服都舍不得。 有次张阿姨感冒发烧,想让小王陪她去医院,小王却说 “我要上班,你自己打个车去”,最后还是老王扶着她去的医院。 今年 3 月,张阿姨越想越委屈,找社区调解,小王却不肯露面,只说 “我没不养他们,是他们自己要搬出去的”。 调解无果后,张阿姨在邻居的建议下找了律师,9 月 8 日正式起诉小王,要求返还属于自己的 140 万元房款。 法庭上,小王辩解说:“我没违约,是我妈太挑剔,住在一起矛盾多,搬出去对大家都好。” 但律师拿出了中介的证言和当时的录音,还有社区居委会的调解记录,证明小王确实没履行养老义务。 法官审理后认为,张阿姨卖房的前提是小王提供养老保障,现小王未兑现承诺,已构成违约,且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判决小王返还张阿姨 140 万元。 小王不服上诉,二审时还说 “我养了他们这么多年,这点钱不该要回去”,但法官当庭指出:“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不能以‘养育’为由逃避责任,承诺的义务必须履行。” 最终二审维持原判。 拿到钱后,张阿姨和老王在嘉定买了套 60 平米的二手房,9 月底搬了进去。 搬家那天,邻居们都来帮忙,张阿姨看着新家里的家具,红着眼眶说:“总算有个自己的家了,以后再也不会把所有东西都交出去了。” 信源:上海一老人倾其所有卖房赠孙,儿子却翻脸不认人?法院出手了——新民晚报

0 阅读:494
美食创意厨房

美食创意厨房

关注我,关注娱乐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