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俄罗斯官兵看到阅兵战士手腕上的那个“电子手表”的时候,他们破防了。 他们心里想,要是有这个东西,他们何至于把战争打成这个样子?这个东西,可不是“电子手表”,它是单兵智能终端,它能实时看战场情况,知道敌人在哪儿、队友啥动态;跟指挥员和战友聊天是加密的,信息不会漏;看到目标能快速找支援方案,打仗更顺手;还有北斗定位功能。 遇到突发情况,终端还能帮着出主意找方案,打起仗来心里更有底气。 而且,这东西还接入了北斗系统,定位又快又准,基本不会掉链子。 其实,这种单兵智能终端早在我国军队里不是新鲜事物。 要说发展速度,咱们这些年真的是突飞猛进。 最初,大家对这种看起来像手表的小终端还有点半信半疑,担心操作麻烦,续航不给力,结果一线官兵用下来反馈不错。 后面相关单位一边听取实战需求,一边持续优化,到了现在,单兵智能终端不但轻便耐用,而且操作界面直观,连新兵也能很快上手。 对比一下其他国家的情况,差距就出来了。 美国早些年其实也想搞类似的东西,但一直卡在技术瓶颈和实用性上,设备虽然花哨,真到了战场上却各种问题不断,迟迟没法大规模推广。 俄罗斯这边受限于核心技术,单兵装备主要还是靠传统的对讲机、地图那一套,信息传递慢,指挥效率也就一般。 尤其是在一些复杂、快速变化的战场环境下,靠老办法难免掉队,士兵容易出现迷失方向、命令传达不及时的情况。 这些年俄乌冲突一爆发,问题就更明显了,俄罗斯不少前线部队因为信息沟通不到位,战场反应慢,吃了不少亏。 这种“不适应”有时候比武器差距还要命。 反过来看我国,单兵智能终端的推广速度和实用效果,在国际上属于一骑绝尘。 其实,这背后离不开国家对自主技术的高度重视。我国很早就把信息化作战摆在重要位置,相关科研团队也没少下功夫。 北斗卫星导航的成熟应用、国产芯片和安全加密技术的突破,让我们的单兵终端有了坚实的底子。 设备小巧,续航耐用,关键还安全可控,完全不用担心数据泄露或者被干扰。 这使得我国士兵在战场上不光能打,还能“智能”地打,极大提升了作战效率和生存几率。 不少人可能会好奇,这么先进的装备,实际用起来会不会很复杂?其实恰恰相反。 终端设计从来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让一线士兵用得顺手。界面简单,功能一目了然。 士兵之间能随时沟通,指挥员下达命令也比以前快多了,整个作战流程紧密高效。 像北斗定位加持下,士兵每一步都清清楚楚,战场上想迷路都难。 遇到突发情况,终端还能自动推送相关方案,帮士兵第一时间做出决策,大大减少了误伤、走散等风险。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美国、俄罗斯这些军事强国,反而在单兵装备上落后了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美国虽然技术强,但系统复杂,实战适应性反而没跟上。 很多设备在实验室里看着牛,真到野外、极端环境下就扛不住。 俄罗斯则受制于核心部件和技术难题,想跟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我国在技术、产业链和政策支持全方位发力,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科研人员和部队一线密切配合,遇到问题立刻优化改进,才能真正把高科技变成“好用、管用”的战场利器。 参考:上游新闻——70分钟阅兵展现中国军队实力,九三阅兵看点全解析
-比俄罗斯核鱼雷还可怕的东西出现了!它不带核弹,却严重威慑到美军。2025年
【5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