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让张召忠说中了?东拼西凑800亿建的双航母,如今彻底成为累赘! 2014年,英国政府在财政赤字高悬的背景下,仍坚持启动双航母建造计划。彼时,脱欧公投的阴云尚未笼罩英伦三岛,但2008年金融危机的余波已让英国经济元气大伤。 为节省成本,国防部在动力系统上放弃核动力方案,转而采用常规燃气轮机与柴油机混合推进。这一决策虽让单舰造价从预估的30亿英镑飙升至62亿英镑,却为后续埋下致命隐患——2022年,“威尔士亲王”号在首次远航中因螺旋桨轴断裂抛锚,维修时竟发现左舷螺旋桨存在安装偏差,导致该舰趴窝半年。 建造阶段的妥协远不止于此。为尽快形成战斗力,英国海军被迫接受“边建边改”的模式。2017年“伊丽莎白女王”号服役仅两周,就因轴封缺陷每小时渗水200升。 2018年,该舰消防系统故障导致机库被淹;2020年,“威尔士亲王”号两次遭遇严重渗水,动力舱进水深度达1米,大量电子设备报废。这些事故暴露出建造质量堪忧,海军官员私下承认,部分关键部件“勉强达标”。 更棘手的问题在于配套体系。英国现役6艘45型驱逐舰中常有一半处于维修状态,13艘23型护卫舰已严重老化。 2023年,当“威尔士亲王”号前往亚太部署时,护航舰队竟需依赖美国海军支援。补给体系同样脆弱,服役超30年的“维多利亚堡”号综合补给舰是唯一能执行远洋任务的舰艇,一旦退役,双航母将失去全球部署能力。 财政压力如同一把钝刀,持续割裂着英国海军的雄心。据统计,双航母项目总支出已突破800亿美元,其中维护费用占据国防预算的相当比例。 为维持运营,海军不得不削减其他项目开支,导致整体战斗力不升反降。例如,F-35B舰载机采购计划从原定48架扩充至60-80架,但交付进度严重滞后,英国航母出航时常需借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机。 技术故障与财政困境的双重夹击,让双航母战略沦为笑柄。2024年2月,英国海军高层被曝讨论出售“威尔士亲王”号的可行性,内部文件称该舰“昂贵且使用频率低”。 尽管官方否认这一传闻,但舆论已掀起轩然大波。有网友嘲讽:“十年前还宣称必须保留两艘航母维护国际名誉,如今却要贱卖,这个国家算是毁了。” 讽刺的是,当英国为航母运维焦头烂额时,中国海军正以惊人速度崛起。2025年6月,辽宁舰与山东舰组成双航母战斗群,在第二岛链内开展实战化演练。 此次行动中,辽宁舰单日舰载机起降达90架次,山东舰达50架次,护航阵容包括5艘055型万吨驱逐舰、8艘盾舰及补给舰,总吨位超25万吨。 更令西方震惊的是,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已完成8次海试,其电磁弹射系统采用中压直流技术,能量转化率高达90%,故障率低至千分之2.1,可靠性超美国福特级10倍。 英国的困境印证了一个残酷现实:军事扩张必须与国力相匹配。张召忠在2019年就曾警告,英国经济体量无法支撑双航母运营,强行维持必将沦为“鸡肋”。 如今,这一预言已成事实。从建造阶段的妥协,到运维阶段的捉襟见肘,再到配套体系的千疮百孔,英国双航母计划堪称“战略豪赌”的反面教材。 当“威尔士亲王”号在2025年8月亚太部署中因F-35B故障迫降印度机场时,人们不禁要问:这艘曾被寄予厚望的航母,是否会成为英国海军最后的遮羞布?而张召忠的预言,又给其他国家敲响了怎样的警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又让张召忠说中了?东拼西凑800亿建的双航母,如今彻底成为累赘! 2014年,
鉴清评趣
2025-09-11 10:40: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