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披露: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一致认为:只有赶快解决中国,让中国老老实实坐在奴隶和佣

波览历史 2025-09-10 00:42:24

美媒披露: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一致认为:只有赶快解决中国,让中国老老实实坐在奴隶和佣人的位置上,美国才能摆脱危机,才能为自己续命!   美国国会有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医保改革能吵到休会,为债务上限能闹到政府停摆边缘,可一提到中国,两拨人立马能找到共同语言。   美媒刚曝光的内部会议记录显示,两党议员近乎一致地认为:"必须让中国保持从属地位,美国才能走出危机。"   这话听着气势汹汹,可看看他们在关键领域的实际操作效果,却处处透着尴尬。   在能源这块硬骨头领域,美国的遏制算盘早就落了空。半个世纪前,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率先提出钍基熔盐堆这个"终极能源"构想,却因为解决不了高温熔盐的腐蚀难题,在70年代就把项目封存了。   他们大概没料到,2025年的今天,中国科学家在甘肃戈壁滩上建成了全球首个可运行的钍基熔盐实验堆,用自主研发的镍基合金材料驯服了这个"腐蚀恶魔"。   更让美国坐不住的是,这项技术完美契合中国"贫铀富钍"的资源禀赋,咱们的钍储量够支撑能源需求几万年,还能和稀土开采同步获取,等于给国家能源安全上了双保险。   美国这些年在传统核能领域对中国处处设限,结果反而倒逼中国走出了一条完全自主的新能源路线,这大概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光伏产业的较量更能说明问题。美国从2018年就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关税,后来又搞起所谓"反规避调查",想把中国光伏企业挤出美国市场。   可现实是,2024年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反而涨到了85%,美国本土安装的光伏组件里,每三块就有两块用的是中国技术。   德州那个号称"美国最大"的光伏电站,表面上用的是美国品牌,核心逆变器和电池片全是中国企业供货。   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的光伏安装商联名给国会写信,说如果真把中国组件彻底禁了,美国光伏装机量至少得下降40%,电价还得涨。   这种"越制裁越依赖"的怪圈,完美诠释了美国遏制政策的失效。   在科技标准话语权的争夺上,美国的霸道手段更是成了反面教材。2003年中国提出自主的无线加密标准WAPI,本来是为了解决当时WiFi标准的安全漏洞。   结果美国企业联合政府施压,不仅让咱们推迟实施标准,开会时还故意延迟中国代表团签证,操纵议程让WiFi标准胜出。   可风水轮流转,到了5G时代,中国主导的SA(独立组网)标准被全球多数国家采纳,华为提出的极化码技术成了5G控制信道的核心标准。   美国又想故技重施,拉拢盟友禁用华为设备,可欧洲电信运营商一算账,替换华为设备得多花几百亿欧元,还得推迟5G建设至少两年,最后大多阳奉阴违。   现在全球140多个国家的5G网络里,都有中国技术的影子,这可不是靠施压能阻止的。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剧情更具戏剧性。美国为了阻止中国电动车进入本土市场,搞出个《通胀削减法案》,规定只有北美本土生产的电动车才能享受补贴。   结果中国车企反手就在墨西哥建厂,生产的电动车既能享受美国补贴,成本还比本土车企低。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25%,连德国大众都要从中国进口电池技术。   美国消费者更实在,嘴上喊着支持本土品牌,实际购买时还是认性价比,中国车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销往美国的电动车,去年销量同比涨了120%。这种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比任何政治表态都更有说服力。   美国两党这套"搞定中国"的逻辑,根本没看清全球化时代的现实。他们以为把中国排除在技术体系之外,就能保住自己的领先地位,却忘了创新从来不是闭门造车。   中国在无人机领域占据全球近80%市场份额,不是靠封锁出来的,而是大疆这样的企业每年投入几十亿研发,把产品做到了性价比全球第一。   美国越限制,中国企业越抱团,就像奥尔布莱特石桥集团的专家观察到的,美国的出口管制反而"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催生出更完整的自主产业链。   更讽刺的是,美国的遏制政策最先伤到的是自己。为了阻止中国获取先进技术,美国把大量中国企业列入限制名单,结果美国芯片企业去年在华销售额下降了35%,不得不裁员自救。   彭博社算过一笔账,光是对华技术封锁,就让美国企业每年损失至少1500亿美元订单。   普通消费者也没躲过,家具、电子产品因为加征关税涨价,光伏安装成本上升导致电费增加,这些账最后都算到了美国老百姓头上。   靠打压别人来维持霸权,本质上是对自己创新能力的不自信。中国从来没想过要取代谁,只是不想在关键领域被别人卡脖子。   当美国把精力花在"如何让中国听话"上时,中国企业正在用一个个技术突破回答:合作才能共赢,封锁只会催生更强的自主能力。 资料:尼尔·布什:美国两党都拿中国做“替罪羊” 来源:央视网

0 阅读:0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