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辞职后,日本可能出现女首相,对中国态度很强硬。石破茂下台后,呼声最高的人选是高市早苗。高市早苗64岁,之前跟石破茂交锋的时候,本就是以微弱差距惜败。如今石破茂下台,高市早苗自然成为热门接班人。 2006年高市早苗首次进入安倍内阁担任少子化对策担当大臣时,便因主张“女性应回归家庭相夫教子”引发争议;2014年出任总务大臣期间,她力推修改《广播法》,要求电视台增加“正确报道历史”的节目比例,被在日华人团体视为针对抗战题材影视作品的限制。 这些经历为她积累了“保守派标杆”的标签,更在自民党内部赢得“能替安倍继续走下去”的评价,安倍晋三生前曾多次在闭门会议中称赞她“对国家利益的判断不含糊”。 对华政策层面,高市早苗的强硬姿态贯穿职业生涯。2012年钓鱼岛争端升级时,时任行政改革担当大臣的她公开表示“应派遣自卫队登岛”。 2020年香港国安法实施后,她牵头160名国会议员联名向国际奥委会施压,要求取消北京冬奥会举办权;2024年她作为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访问台湾时,不仅参观了台军“衡山指挥所”,还与赖清德使用“日台关系”这一突破底线的表述。 经济领域的对华博弈同样值得关注。高市早苗在担任经济产业大臣期间,曾主导制定《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将半导体、稀土等23种关键物资列入“战略物资清单”,其中14种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是中国。 2025年3月,她更在《读卖新闻》撰文提出“构建去中国化的供应链”,主张联合印度、澳大利亚成立“印太经济合作机制”,用关税壁垒迫使在华日企回流。 这种“经济安全优先”的思维,与当前中日贸易额占日本外贸总额25%的现实形成尖锐矛盾,日本经济产业省内部文件显示,若全面切断对华稀土依赖,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将上升40%。 党内权力结构的变化为高市早苗铺平道路。石破茂下台后,自民党内部“安倍派”与“麻生派”的联盟迅速瓦解,而高市早苗凭借在“历史修正主义”议题上的坚定立场,成功整合了原本分散的右翼势力。 2025年4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她获得超过半数地方议员推荐,这一数字比石破茂2023年参选时高出18个百分点。更耐人寻味的是,曾经与她竞争的河野太郎,在选举前突然宣布“支持女性领导力”,这种微妙的态度转变,被《朝日新闻》解读为“自民党为避免分裂做出的妥协”。 高市早苗若最终入主首相官邸,她面临的将是一个复杂局面:美国要求日本在芯片战中扮演更激进角色,东盟国家担忧中日对抗影响区域稳定,而国内企业则在利润与政治压力间摇摆不定。 这位自称“国家利益守护者”的女政治家,能否在强硬路线与现实需求间找到平衡点,或许比她能否当选首相更值得观察。
石破茂辞职后,日本可能出现女首相,对中国态度很强硬。石破茂下台后,呼声最高的人选
百日依山尽
2025-09-09 15:24: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