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根据外媒报道,外媒称,正在接受审判“乱港分子”黄之锋又被加控了一条罪名,而新加控的罪名是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外媒称,黄之锋原定于2027年 1月刑满,国安警察今年 6月在狱中将他拘捕,指控他在 2020年 7月至11月期间与罗冠聪等人串谋请求外国制裁。 新增指控的核心证据指向一段加密聊天记录。据参与案件调查的国安警员透露,2020年7月12日,黄之锋使用境外服务器注册的加密账号,向身在英国的罗冠聪发送长达23分钟的语音信息。 这段对话涉及向美国国会提交所谓“香港人权报告”的具体方案,包括如何伪造警方暴力证据、煽动国际品牌抵制香港市场等细节。更关键的是,黄之锋在语音中明确提及“需要美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2.0版本”,并承诺提供“在囚人士名单”作为施压筹码。 罗冠聪的行踪轨迹为案件提供重要佐证。这位流亡海外的“乱港头目”自2020年7月1日潜逃后,在伦敦、华盛顿、布鲁塞尔三地频繁活动。 英国警方记录显示,2020年10月,罗冠聪曾与美国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无任所大使”布朗巴克在唐宁街10号附近密会,会后其社交媒体账号突然发布大量涉及香港警方的虚假信息。而黄之锋团队成员在同年11月的内部会议录音中承认:“罗冠聪正在推动美国对12名香港官员实施签证限制。” 新增指控的司法程序颇具看点。香港国安处于今年6月15日派员进入赤柱监狱,向正在服刑的黄之锋宣读新增罪名。根据监狱监控录像,黄之锋在签署文件时曾试图撕毁部分内容,被警员当场制止。 7月3日,案件在西九龙裁判法院进行首次提讯,黄之锋通过视频连线否认所有指控,其辩护律师则以“证据合法性存疑”为由申请延期审理。法官最终裁定,案件押后至2026年1月14日再审,期间国安处需提交加密聊天记录的原始载体及鉴定报告。 这起案件折射出“乱港势力”的运作模式变迁。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黄之锋等人主要通过街头行动制造混乱;2020年后则转向“国际游说”与“在囚组织”双线操作。 香港廉政公署今年8月披露的档案显示,黄之锋在狱中仍通过看守传递信件,指挥“学生动源”残余势力在校园散发反中乱港传单。其使用的暗语系统包括用“天气报告”代指国际制裁进展,用“购物清单”指代需打击的港企名单。 赤柱监狱的探访记录揭示更多细节。2025年4月,黄之锋在会见境外记者时展示所谓“政治迫害证据”——实为从监狱图书馆借阅的《香港基本法》复印件,书页间夹带手写英文注释,试图营造“学术研究”假象。这种表演性抗争与其在加密聊天中的务实作风形成鲜明对比,暴露出“乱港分子”在不同场景下的角色切换能力。 案件进展牵动着国际神经。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在9月9日例行记者会上称“关注香港司法独立”,却拒绝回应罗冠聪与布朗巴克的会面细节。英国外交部则以“人权议题”为由,宣布向香港法律援助署捐赠50万英镑,这笔资金随即被证实将用于支持黄之锋等人的辩护团队。面对这种干预,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重申:“司法案件审理纯属中国内部事务,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指手画脚。” 赤柱监狱的高墙内,黄之锋的囚服编号仍是CK-4487。这个数字曾见证他因非法集结罪获刑13个月,如今又将伴随他面对更严峻的指控。监狱日程表显示,他每天有1小时放风时间,这段在囚室与操场之间的短暂路程,或许是他思考“国际战线”新策略的最后机会。
9月8日,根据外媒报道,外媒称,正在接受审判“乱港分子”黄之锋又被加控了一条罪名
百日依山尽
2025-09-09 11:23: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