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检察厅寿终正寝,李在明执政已无后顾之忧。 韩国检察是青瓦台魔咒的代名词,李在明把他废除,也就清除了他卸任后被秋后算账的可能性,青瓦台魔咒也将被彻底终结。 随着国会通过《刑事诉讼改革法案》,运行七十余年的检察厅特殊调查权正式走入历史。这项被舆论称为“李在明盾牌”的改革,将彻底改写韩国政治生态中权力制衡的底层逻辑。 检察系统与总统的恩怨可追溯至1980年代。全斗焕时期确立的“检察指挥警察”制度,赋予检察官对重大案件的绝对主导权。这种设计初衷是防止权力集中,却在实践中异化为政治清算工具。 卢武铉卸任后遭李明博政府调查、朴槿惠“亲信干政”案中检察厅的激进追查,乃至文在寅任内检察总长尹锡悦对前政府的持续追责,都印证了这套体系的双刃剑效应。 李在明推动的改革直指要害。新法案将经济犯罪、贪腐案件的调查权移交警察厅,检察官仅保留起诉权。更关键的是引入“双轨制”监督:警察厅设立特别调查本部,重大案件需经外部专家委员会审议;检察官的起诉决定则要接受大法院的司法审查。这种权力分割,相当于在检察系统与行政权之间筑起双重防火墙。 改革动刀处皆是痛点。以三星集团继承案为例,2021年检察厅特搜部动用200名调查人员、查阅30万页文件,最终将李在镕送进监狱。改革后,此类经济案件将由警察厅金融犯罪调查队主导,检察官仅在证据充分时决定是否起诉。这种转变,实质是将政治敏感案件的调查权从司法系统转移至行政体系内部。 权力版图的重构在人事任命上已见端倪。尹锡悦当选总统后试图保留检察系统特权,却遭遇在野党联合抵制。李在明阵营推动的《公职者调查权调整法案》,直接取消了检察总长对总统府的调查批准权。当新任检察总长李元锡在就职演说中强调“回归司法本职”时,台下掌声最响亮的来自共同民主党议员。 青瓦台魔咒的破解需要制度保障。文在寅任内虽设立高级公职者犯罪调查处(CIO),试图建立独立于检察厅的调查机构,但该处2021年对前法务部长曹国的调查仍需检察厅配合。李在明改革则更进一步,通过立法明确警察厅对经济犯罪的专属调查权,配合CIO对高级官员的监察,形成三足鼎立的制衡格局。 李在明团队显然已做好准备:法案通过当日,共同民主党便公布了警察厅特别调查本部的人事预案,核心岗位均由具有反贪经验的警监级官员担任。 韩国政治的轮回定律正在被改写。从李承晚到朴槿惠,历任总统卸任后遭司法追责的概率高达67%,这种“青瓦台诅咒”背后是权力制衡的失衡。 当检察系统的调查权被分解重组,当警察厅建立起专业化的经济犯罪调查体系,韩国政坛或许能真正摆脱“清算-反清算”的恶性循环。
韩国检察厅寿终正寝,李在明执政已无后顾之忧。 韩国检察是青瓦台魔咒的代名词,李在
百日依山尽
2025-09-09 10:23:5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