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偷偷在司农令衣服烧了个洞,一年后发现洞还在,下令:开国家仓库 他是一国之君,

断代史鉴 2025-09-09 01:54:56

皇上偷偷在司农令衣服烧了个洞,一年后发现洞还在,下令:开国家仓库 他是一国之君,手握生杀大权,却悄悄在爱臣的官服上烧了个洞。 他是朝中重臣,位列九卿,竟穿着件补丁摞补丁的青布单衣上朝整整一年。 此人便是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出身官宦世家却家道中落。 父亲张成曾任江夏太守,却在张俭幼年时因直言获罪,家产被抄,母子二人靠给人浆洗衣物度日。他虽没读过多少诗书,却天生正直,最见不得不公之事。 后来张俭入仕,从郡吏做起,因办事公道被举孝廉,逐步升任司农令,掌管国家钱粮。 可这位管着"钱袋子"的九卿,日常穿的却是件洗得发白的青布单衣——袖口磨得发亮,肘部打着补丁,连领口的线脚都开了好几处。 同僚们私下议论:"司农令管着国库,穿成这样,是故意装清廉还是真傻?"有回小黄门送他新做的锦袍,他却当场退了回去:"我这把老骨头,穿粗布舒服。" 汉桓帝延熹八年,张俭做了件震动朝野的事。当时中常侍侯览仗着皇帝宠信,强占民田、迫害忠良,张俭查实其恶行后,毅然上书弹劾。 侯览怀恨在心,诬告张俭与同乡二十四人"结党营私,图谋不轨"。汉桓帝不分青红皂白,下旨逮捕党人。张俭提前得知消息,连夜逃亡。 逃亡路上,张俭靠着好名声,每到一户人家就请求借宿。百姓们宁可自己睡草棚,也要把最好的房间让给他;有位叫孔褒的年轻人,明明张俭投奔的是他弟弟孔融,却主动承担"窝藏罪",最后被拷打致死。这段"望门投止"的故事,后来被写进《后汉书》,成为忠义的象征。 再说汉桓帝这边,虽然杀了二十余人,却始终没抓到张俭。时间一晃过了两年,到了永康元年,汉桓帝病重,临终前大赦天下,张俭这才得以返回家乡。此时他已五十余岁,两鬓斑白,却依然穿着当年那件青布单衣——袖口的补丁换了又换,针脚细密得像朵小菊花。 复辟的汉灵帝即位后,重新起用张俭为卫尉,位列九卿。有天夜里,汉灵帝批完奏折,看着烛火发呆。 他当皇帝这几年,见够了官员上朝前对着铜镜描眉画须,朝服上的金线绣得比御花园的牡丹还艳,可真到了该捐钱赈灾的时候,一个个都跟铁公鸡似的。 突然,他想起张俭——那个总在御膳房盯着剩菜说"太浪费"的卫尉,那个把皇帝赏的珊瑚摆件退回来换粮票的"傻子"。 "来人,拿火钳来。"汉灵帝摸出袖中藏的银锥,对着案头摆着的张俭旧衣比划。宫女捧着烛台凑近,火光照得龙袍上的金龙直晃眼。 "朕倒要看看,这张俭是真清廉,还是装的。"银锥轻轻一挑,青布上就绽开个黄豆大的洞,针脚细密的地方被烧得卷了边,倒像朵蔫了的菊花。 转过年来的春天,张俭又穿着那件破衣裳来上朝。春寒料峭,他袖口灌着风,冻得手指发僵,可腰板还是挺得笔直。 汉灵帝盯着他的袖口,故意问:"张卿,朕记得去年冬日赐你的蜀锦大氅,怎么没见你穿?"张俭搓搓手笑:"回陛下,那大氅太暖和,臣怕穿惯了,冬天抗不住冻——再说了,幽州边关的将士还穿着单衣戍边呢,臣占了,他们该挨冻了。" 满朝文武都低着头,心里直犯嘀咕:这张俭莫不是疯了? 皇上送的东西哪有往外推的理儿?可汉灵帝听着,眼眶慢慢热了。散朝后,他让人把张俭留下,亲手捧着那件破衣裳:"爱卿可知,这洞是朕烧的?" 张俭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臣早看出来了!那日您站在臣身后,手直抖,银锥扎了三回才扎透——您要是真想烧臣,何至于此?" 汉灵帝也绷不住了,跟着笑起来:"朕就是想试试你。这些年朕看够了虚头巴脑的东西,朝堂上的人一个个把忠心挂在嘴边,可真到了要舍财的时候,比谁都抠门。唯独你,穿破衣裳、吃粗饭,心里装的全是国家。"他转头对旁边的小黄门说:"去,把国家仓库打开。" 小黄门吓得直哆嗦:"陛下,国家仓库是储备军饷的,哪能说开就开?"汉灵帝瞪了他一眼:"朕说开就开! 传旨下去,张卿家里缺什么,国家仓库给什么——但有一条,他要是敢推辞,朕就从他俸禄里扣! "转头又对张俭笑,"你不是总说幽州将士冷吗?这回让他们穿上新棉衣,再给边关拨三十万石粮。钱不够?朕把私房钱全拿出来,够不够你说个数!" 张俭慌了,忙跪下来:"陛下,臣万万不敢!臣穿破衣裳是习惯,可不是为了要这些东西……"汉灵帝弯腰把他扶起来:"你要是不收,就是嫌朕的心意不够。 再说,这国家仓库本来就是取之于民,如今用在保家卫国上,有什么不该的?"他拍拍张俭的肩,"你穿着这件破衣裳,就像面镜子,照得朕心里亮堂。 往后啊,朕要让满朝文武都跟你学学——不是学穿破衣裳,是学你这颗真心。" 后来这张俭的破衣裳成了朝堂一景,哪个官员要是穿得太花哨,同僚们就会指指点点:"你也不看看张大人的袖子,再比比你自己!" 而那件被皇上烧过洞的青布单衣,被张俭洗得干干净净,收在箱底。有人问他留着干啥,他说:"留着提醒自己,做人呐,心里得有个'洞'——不是窟窿,是空地儿,得时刻装着别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0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