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九三阅兵,你以为最难受的是日本人还是美国人?错了,被这场阅兵伤得最深、最绝望

波览历史 2025-09-09 01:41:43

看完九三阅兵,你以为最难受的是日本人还是美国人?错了,被这场阅兵伤得最深、最绝望的,是我们的“南方好邻居”--越南。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九三阅兵刚结束,全球都在讨论中国展示的先进装备。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咱们南边的邻居越南,正经历着一场从狂欢到沉默的心理落差。   就在前一天,越南刚在巴亭广场举办了国庆80周年庆典,当时的热闹与隔天面对中国阅兵的复杂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越南的国庆庆典上,三万观众看着官兵正步走过,苏-30战机掠过天空时现场欢呼声不断。国家电视台反复播放自研无人机、防空车的画面,解说员的声音满是骄傲。   越南网络上更是一片沸腾,不少人觉得这些装备足以支撑起“军事自信”。   可一天后,中国阅兵展示的东风-61核导弹、歼-20S编队和无人僚机协同作战画面,让越南民众瞬间沉默,那些引以为傲的装备,在真正的体系化军事力量面前,显得如此单薄。   越南真正的痛点,在于军事发展的“路径依赖陷阱”。长期以来,越南80%的武器装备依赖俄罗斯进口,从苏-30战机到基洛级潜艇,几乎都是俄制装备的“组装秀”。   这种依赖带来的后果在细节中暴露无遗:越南从俄罗斯采购的T-90S坦克,连履带橡胶部件都无法自产,必须高价进口;所谓的自研巡航导弹,关键芯片还得从第三方偷偷采购,射程和精度始终达不到预期。   而中国阅兵展示的所有装备,从弹体到电子元件,全是“中国制造”,没有一样依赖外部供应。这种自主可控的能力,正是越南最缺乏的。   更让越南尴尬的是,连军事装备的基础部件都严重依赖进口。数据显示,越南用于武器系统的电子元件(HSN Code 8511)主要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仅2025年就有8804批次进口记录。   这意味着,哪怕是简单的装备维护,越南都要看别人脸色。反观中国,从“两弹一星”时期就奠定了自主研发的基础,如今已形成从螺丝钉到核导弹的完整产业链。   这种差距不是买几架先进战机就能弥补的,而是从科研体系到生产能力的全方位落后。   军事自主化的差距,本质上是工业基础的代差。越南虽然人口过亿、资源丰富,但工业底子太薄,人均GDP不足五千美元,连普通钢材质量都不稳定,更别说制造导弹需要的特种材料了。   中国则通过几十年积累,建立了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阅兵中展示的无人僚机能自动配合歼-20S作战,背后是人工智能、数据链和卫星导航的全套支撑。   这种体系化能力,需要长期的技术沉淀和资金投入,越南短期内根本无法企及。   越南媒体的反应更能说明问题。原本计划用“东南亚第一”标题报道自家国庆军事成就的《人民报》,在看到中国阅兵后,不仅大幅缩减了报道篇幅,还删掉了所有高调口号,转而客观介绍中国的“三位一体核力量”。   这种转变背后,是无奈的现实认知,在真正的军事强国面前,过度宣传只会显得更加尴尬。   就连越南国内的军事博主,之前天天夸赞自家装备,阅兵后也纷纷停更,偶尔发帖也只是说“差距需要正视”。   这种落差还影响到越南民众的心理预期。越南政府一直宣传“发展军工能提升国力”,但普通民众却在现实中感受到压力。   有越南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看到中国新装备不断亮相,再想想我们连电费都偶尔上涨,突然觉得之前的骄傲有点不切实际。”   事实上,越南去年军费支出还不到中国的二十分之一,既要维持庞大的军队规模,又要搞自研项目,难免顾此失彼,最终影响民生投入。   越南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最近国内开始出现“停止盲目攀比,专注基础建设”的呼声,甚至有官员私下表示“和中国搞对抗不现实,不如多学发展经验”。   但意识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两回事:工业体系的完善需要数十年积累,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大量人才和资金投入,这些都是越南当前难以突破的瓶颈。   中国从“两弹一星”时期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军事强国地位,用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越南显然没有这样的耐心和基础。   这场阅兵对越南的冲击,或许会持续很长时间。它不仅展示了装备的差距,更揭示了国家发展路径的本质区别。   当越南还在依赖外部采购装点门面时,中国已经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军事发展的主动权。   这种差距带来的刺痛,可能比任何外交压力都更能让越南清醒。 信息:国庆80周年,越南举行阅兵式·环球时报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