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美国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日本半导体企业东芝的技术员至今记得,1987年公司被迫在《华盛顿邮报》刊登整版“道歉声明”。 美国政府以“违规销售精密机床”为由,对东芝实施全面技术封锁,直接导致其市场份额从全球第一暴跌至不足10%。而当时日本政府能做的,只是反复鞠躬道歉。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如日中天,汽车、电子等产品横扫美国市场,甚至开始收购美国标志性企业和地产,让美国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于是,美国联合其他国家向日本施压,签订了《广场协议》。这份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一夜之间,日本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原本在全球市场畅销的日本汽车、家电,因为汇率问题成本飙升,国际竞争力急剧下降。 紧接着,美国又对日本发起了一系列反倾销调查和贸易制裁,瞄准日本的优势产业精准打击,让日本经济遭受重创,随后陷入了 “失去的二十年”。 再看现在,美国对中国的操作简直是历史的翻版。先是在贸易领域大做文章,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从几百亿到几千亿,涉及的商品种类不断扩大,试图削弱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这和当年针对日本出口产品的做法如出一辙,都是想通过提高成本来遏制中国商品的扩张。 在科技领域,美国的手段更是步步紧逼。当年,美国为了限制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通过各种手段打压日本企业,甚至逼迫日本签订相关协议,限制日本半导体产品的出口价格和市场份额。 如今,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制裁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芯片断供到技术封锁,从限制合作到将企业列入各种 “清单”,目标直指中国具有竞争力的科技产业,试图切断中国科技发展的链条,阻止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实现突破。 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正在积极推动供应链的重构。当年,美国通过调整贸易政策和产业布局,逐渐将一些产业从日本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降低对日本经济的依赖。现在,美国同样在全球范围内拉拢盟友,试图构建一个将中国排除在外的供应链体系。 他们游说企业将工厂从中国迁到东南亚、拉美或者美国本土,通过提供补贴、政策优惠等方式,鼓励产业链上的企业 “去中国化”。目前,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高科技产业链环节,这种转移已经初见成效,不少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开始在其他地区布局生产基地。 美国的这些操作,本质上都是想通过非军事手段,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当年对日本的手段最终让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而现在,美国对中国的计划已经推进了不少。 一旦这个排除中国的供应链彻底成型,美国就可以在不发动战争的情况下,通过控制产业链和供应链,限制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达到其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毕竟,在全球化时代,供应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谁掌握了供应链的主导权,谁就掌握了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历史或许相似,但结局从不相同供应链可以转移,技术可以封锁,但一个拥有全产业链和14亿市场的经济体,永远不会成为第二个日本。
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
烟雨评社
2025-09-08 18:34:35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