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身亡,慈禧震怒,派曾国藩前去彻查。不料,曾国藩拖延数日才动身,审讯时也是一言不发。主审官员密报慈禧:再查大清就完了.... 曾国藩是湖南人,1811年出生,早年科举中进士,当过礼部侍郎。太平天国闹事时,他在家乡拉起湘军,硬是打下了南京,封了一等侯。可朝廷对他总有点不放心,手握重兵,功劳太大,容易让人猜忌。他后来调到直隶总督,处理天津教案,杀了不少人,名声有点复杂。马新贻是山东回族,1821年生,道光年间中进士,从县令干起,镇压过捻军和海盗,当过浙江巡抚,1868年接了两江总督。慈禧是1835年生,叶赫那拉氏,咸丰帝妃子,政变上台垂帘听政,对汉臣特别警惕。张汶祥是河南人,三十多岁,干过贩卖毡帽,还投过太平军,后来在浙江混日子。 马新贻这人上任两江总督,本是慈禧的心腹,任务是盯紧湘军旧部,查查太平天国金银的下落。朝廷怀疑湘军攻下南京后,私吞了不少财宝。马新贻到任后,裁撤湘军,严打哥老会那些黑帮,还清丈土地,得罪了不少人。1870年7月26日,他检阅完绿营兵,返回衙门时,张汶祥突然冲出来,用匕首刺中他右胁,他当晚就死了。张汶祥没跑,当场被抓,自称一人做事一人当。 消息传到北京,同治帝吓一跳,说这跟唐朝武元衡遇刺似的,千年没见了。慈禧大怒,连下四道旨意,先让江宁将军魁玉审。张汶祥承认刺杀,但动机说不清,先说马在浙江剿海盗杀了他同党,后来又改口说老婆被骗走了。魁玉审了一个多月,没啥进展。慈禧不满意,又派漕运总督张之万去会审,张之万也审不出新东西,上书说张是太平军余党,挟私恨,无主使。 慈禧还是不信,调曾国藩回两江总督,顺便查案,还派刑部尚书郑敦谨帮忙。曾国藩当时在天津,正办教案,接旨后先说眼睛腿疼,求辞职,慈禧不准。他又请进京面圣,拖了几天才从天津坐船南下。到南京后,他不急着审案,每天翻书消磨时间。郑敦谨来了,两人联审十四天,张汶祥还是老一套供词。曾国藩一言不发,只捻胡子咳嗽。布政使孙衣言参与审,但对结果不满意,拒签折子,密奏慈禧说案子太复杂,牵扯湘军和地方势力,再查下去大清就稳不住了。 这案子审着审着,就露出了蹊跷。孙衣言在马新贻墓志铭上抱怨,说刺客狡猾,该用重刑逼供,可曾国藩他们草草结案,他不服。郑敦谨虽签了折子,但上书后马上称病辞官回家,像是对结果不满。民间说法五花八门,有人说慈禧派人杀马,因为他偏袒洋人办安庆教案;有人说丁日昌派刺客,因为儿子伤人案被马处理;还有说张是为海盗复仇,或是为朋友老婆被抢出头。最多的说法是湘军集团干的,马查财宝下落,威胁到曾国藩兄弟和旧部利益。 湘军打下南京后,朝廷本答应谁拿下天京封王,可曾国藩只封侯,曾国荃封伯,得罪了慈禧宠臣官文。湘军将士抢了不少东西,太平天国圣库空空,慈禧怀疑曾家私吞,怕他们有钱有兵反叛。所以调曾国藩去直隶,派马新贻接手,落实裁军。马一查,湘军旧部滞留南京,加入哥老会闹事,马严打,他们恨他入骨。张汶祥像受过训练,一刀毙命,疑似军中出身。马死后,谁受益最大?当然是湘军,曾国荃他们视南京为地盘,不愿外人插手。 曾国藩查案态度消极,两次上折推脱,到了南京也不热心,似乎知道深挖会牵出湘军。他私下提示郑敦谨,按无主使结案。1871年3月,曾郑联名上奏,说张是太平余孽,私仇复仇。慈禧准了,4月处死张汶祥,凌迟数百刀,剖心祭马。马新贻追赠太子太保,谥端敏,入贤良祠,儿子马毓桢当刑部主事,世袭骑都尉。郑敦谨回家后避见官员。曾国藩继续干两江总督,1872年3月在衙门散步时脑溢血去世,61岁,朝廷赠太傅,谥文正。慈禧掌权到1908年病逝,73岁。
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身亡,慈禧震怒,派曾国藩前去彻查。不料,曾国藩拖延
墨舞风华姿
2025-09-08 11:54: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