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大太监王承恩带着几百人死守宫门,血战一番后,最后随崇祯一起自缢

帝王八卦 2025-09-08 00:57:50

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大太监王承恩带着几百人死守宫门,血战一番后,最后随崇祯一起自缢煤山。后来,王承恩成为入葬皇陵的唯一太监。 崇祯十七年(1644 年)三月十七日清晨,大顺军的前锋部队抵达西直门外。 崇祯皇帝在乾清宫紧急召集文武百官,召开了最后的一次朝会。 官员们一个个痛哭流涕,哭声此起彼伏,却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提出一条可行的退敌之策。 午后,大顺军发起攻城攻势。负责守卫外城的成国公朱纯臣,不等大顺军发起猛烈进攻,就率先打开了广宁门投降,外城很快落入大顺军手中。 消息传回皇宫,崇祯急得在宫殿内来回踱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先是下令让驸马都尉巩永固带领家丁护送太子逃出京城,却被巩永固以 “家丁兵力薄弱,根本无法抗衡” 为由拒绝。 随后崇祯又召来内阁首辅魏藻德,想要与他商议应对之策,可这位平日里在朝堂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大臣,此刻却只是跪在地上不停抹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当天夜里,王承恩主动来到崇祯面前请命,愿带领宫中剩余的太监与侍卫,死守紫禁城的宫门。 彼时的紫禁城,能调动的守卫兵力已不足千人,而且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从未上过战场、只负责宫廷杂役的太监。 崇祯望着眼前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太监,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你若是离开了,朕的身边,就再也没有可用之人了啊。” 王承恩重重地跪在地上叩首:“奴婢虽然能力微薄,但愿意用这把老骨头守住宫门,为陛下争取一线生机。” 三月十八日黎明,天刚泛起一丝微光,大顺军就对内城发起了总攻。 王承恩率领三百多名太监与侍卫,分成三路,分别驻守在午门、东华门与西华门。 大顺军的进攻势头极为猛烈,士兵们扛着云梯,不顾一切地朝着城墙攀爬,同时还用火炮对着城门发起轰击。 午门的城楼上,不断有太监和侍卫中箭倒下。 双方的实力差距实在太过悬殊,王承恩率领的守军,不仅人数稀少,大多数人还缺乏实战经验,根本无法与大顺军抗衡。 到了中午时分,东华门的防御率先被大顺军攻破,驻守在东华门的太监大部。紧接着,西华门的防御也变得岌岌可危,王承恩无奈之下,只能从午门抽调部分兵力前去支援西华门,这一举措却让午门的防御力量变得更加薄弱。 不久后,大顺军集中兵力,对午门发起了猛攻。他们推着沉重的撞木,一次次狠狠地撞击城门,城门在剧烈的撞击下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眼看就要被攻破。 王承恩见状,立即带领剩余的太监冲下城门,与大顺军展开了近身肉搏。 就在午门即将被大顺军攻破时,宫中传来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消息,崇祯已经在煤山自缢身亡。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击垮了守卫宫门的太监们的斗志。大顺军趁机冲破午门,如同潮水般涌入紫禁城。 王承恩带着几名太监,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朝着煤山的方向奔去。 当王承恩气喘吁吁地赶到煤山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悲痛欲绝,崇祯的尸体正悬挂在一棵歪脖子树上。 王承恩跪在崇祯的尸体前,失声痛哭。 过了一会,大顺军的士兵已经追到了煤山。王承恩擦干脸上的泪水,转身对身边的几名太监说:“陛下已经离我们而去,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又怎能独自活下去?今日,我们就跟随陛下一同赴死,以尽我们作为臣子的忠诚。” 说完,王承恩率先登上煤山的寿皇亭,在距离崇祯尸体不远处的另一棵树上,自缢身亡。剩下的几名太监也纷纷效仿,一个个自缢,没有一个人选择向大顺军投降。 大顺军的士兵赶到煤山后,看到了崇祯帝与王承恩等人的尸体。 李自成得知此事后,下令将王承恩的尸体妥善安葬,并感慨的对身边的将领说:“这个老太监,比那些见风使舵、轻易屈膝投降的明朝官员强太多了。” 后来,清军入关占领了北京城。顺治听说了王承恩的事情后,下令将王承恩的尸体重新挖出,安葬在崇祯的思陵旁边。 乾隆在位期间,还曾亲自前往思陵祭拜,并下令对王承恩的坟墓进行修缮,王承恩也成为唯一一位得以入葬皇陵的太监。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