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了美国财政赤字操碎了心,原推出1000万张价值500万美元的金卡,计划筹集50万亿美元还美国36万亿美元的国债,如果成功了,还有14万亿美元结余! 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出招了,这次不是搞竞选集会,也不是怼媒体,而是直接盯上了美国的“钱袋子”。 面对36万亿美元的国债大山,他决定放大招,印1000万张“金卡”,每张卖500万美元,打算一口气凑出50万亿。 如果这事真成了,不仅能一笔还掉国债,还能顺手多出14万亿当“零花钱”。 听上去是不是像极了好莱坞大片的剧情?但这一次,是特朗普亲自导演,国家财政当剧本。 说白了,这事儿就是特朗普想用金卡套现,卡的意义?官方没说清,可能是收藏品,也可能是某种投资凭证,甚至有点NFT那味儿。 但价格是真不便宜,一张500万美元,目标是一共卖出1000万张,总额50万亿。 这不是玩笑,特朗普说得一本正经,还自信满满地表示:“只要富人愿意买,美国就能翻身。”听起来像是慈善义卖,但实际上是国家级众筹。 只是这场众筹的目标金额,已经快赶上全球一年的GDP了。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数据,全球2024年GDP总量也就刚刚破百亿亿(大约100万亿美元),特朗普这一次,自己就打算玩掉一半。 这操作,别说普通人听得目瞪口呆,就连专业经济学家也得停下计算器,揉揉眼睛再算一遍。 得承认,美国的债务问题确实已经到了“爆表”的程度。 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截至2023年底,美国国债总额已逼近33万亿美元,而2025年已经突破36万亿的关口。 财政赤字连年攀升,政府开支越来越大,靠税收根本补不上这个窟窿。 特朗普的出发点看起来是好的,不靠加税、不靠削减开支,而是靠“卖卡”来筹钱,听起来既大胆又“环保”。 但问题来了,谁会花500万美元买一张没有明确权益的金卡?这不是买房,不是买股票,甚至不是买比特币,卡是什么?能吃吗?能升值吗? 《金融时报》直接开怼,称这个计划“像极了庞氏骗局的翻版”,没有清晰的资产支撑,没有真实的市场需求,甚至连法律合规性都存疑。 如果按照美国现行的证券法规,这种“公开销售带有投资性质的金融产品”,可能还得走SEC审批。 而特朗普的风格,大家都熟,先做了再说,合不合法,之后再聊,市场能接得住吗?全球富豪都得掏腰包才行,按特朗普的算盘,一共要卖出1000万张金卡,可问题是,这世界上有那么多愿意掏500万美元买卡的人吗? 根据瑞士信贷2023年的报告,全球百万富翁总数大约是6000万人。 如果真的想要卖掉1000万张金卡,意味着每6个富豪中,就得有1人掏出500万美元,这可不只是“买个卡”这么简单,这相当于美国强行向全球富人征税,还是“自愿缴纳版”。 而且这些金卡并没有明确的投资回报机制,不像国债有利息,也不像房地产有租金,更不像股票有分红。 这就像是你花500万美元买了张豪华“门票”,但门后是什么,没人告诉你。 从市场角度看,这种产品缺乏基础支撑,基本等同于“卖概念”,全球的投资人恐怕不会那么容易被“特朗普带货”洗脑。 就算成功了,14万亿的结余又能干啥? 假设,真的有那么多富豪愿意买单,美国也真筹到了50万亿美元,先还掉36万亿国债,还能剩下整整14万亿。 这笔巨款几乎等于美国两年多的联邦预算,能干的事可太多了。 有人说可以用来减税,给中产阶级松口气,有人建议拿去投新能源,搞绿色转型,还有人直接想让政府发钱,一人一万,搞一波全民刺激。 但《新华社》的分析就比较冷静,即使真的有14万亿结余,也不能乱撒。 这么大规模的货币注入,很可能引发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美元地位也可能遭遇冲击,尤其是美联储还在为加息和通胀纠结的时候,贸然增加货币流通量,可能直接把全球金融市场搅个底朝天。 《华尔街日报》则指出,美国的财政问题并不是“钱不够”,而是“花得太多”。如果不解决结构性开支扩张的问题,就算这次靠卖卡凑够了,下次还会陷入同样的窘境。 是创意,还是另一个“特朗普式奇招”? 不过,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价值,至少,它让美国民众再次注意到了国债这个“沉默的炸弹”,也提醒了世界,就算是超级大国,也有算不过来的账。 特朗普一贯擅长“炒作式政治”,这次金卡计划本质上就是他个人品牌的延伸,他知道这计划不一定成,但他也知道,只要你还在讨论“特朗普金卡”,他就已经赢了一半。
特朗普为了美国财政赤字操碎了心,原推出1000万张价值500万美元的金卡,计划筹
老阿七说史
2025-09-06 10:34:53
0
阅读:1518
小新先生
把这1000万人骗过来后,就剥削干,让他们去开矿,死了后再加上化肥,浇土。
天路
先骗过来,然后下一届上来,调查钱的合法来源,不合法的没收罚款加驱逐
666
等特靠谱下台,下一任总统认不认就两说了😂
用户10xxx70
这个卡的作用到时候详细告诉你的小编你放心
长安
特朗普先买1000张,否则傻瓜才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