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诗经》用韵如此变化无方?(包括交韵、抱韵、章中换韵等)孔广森将《诗经》的押韵与其歌唱的性质联系起来,认为韵的繁简疏密与歌唱的节奏和旋律有关。这是高明的见解。后世汉乐府也是真正用于歌唱的歌词,所以韵脚也往往多变。再后来的词和曲,它们的押韵形式也比一般诗歌丰富得多,原因还是前者用于歌唱,后者只是案头阅读。配合音乐的时候,歌词的韵脚时繁时疏,即便后来音乐失传,我们诵读这些歌词时,仍能感觉到它们的节奏富于变幻,不显得单调。相反,脱离音乐,完全案头创作的后世诗歌,就大体采用了双句押韵,一韵到底,或者歌行里四句、三句一转韵这类齐整的形式,音乐感不免丢失了许多。(刘奕《松声绿:乌尤庵说诗》)
这个写得真好,一流的回旋镖。
【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