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十年了,985、211还“阴魂不散”!十年前国家就启动了双一流建设,可是,原来的985、211 标签在找工作、找对象的时候还是那么“好使”。公司嘴上都说“看重个人能力”,可招聘系统里照样默默设好学历筛选;介绍人夸“这小伙真不错”之后,十有八九要补一句:“人家可是211毕业的!” 这感觉就像家里早就换了智能电视,老人却死活非要按遥控器上的红色开关——不是新的不好用,是旧习惯改不掉。 教育部早就推出了“双一流”的新版本,可大家还是坚持在评论区刷“985牛逼”,简直像极了非要给扫码付款的店家塞现金的固执大爷。 现在“双一流”高校都多得快能组好几桌麻将了,但大家还是死盯着二十年前的那套分级不肯放。难道这是史上最短命的政策改革?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 难道仅仅是因为“惯性思维”吗?985 211 双一流工程
长大之后,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班上学霸总是独来独往。我以前不理解,心想这不就
【2评论】【7点赞】
T-800
这有什么问题吗?正说明985/211很合理,有很深的群众基础。
用户10xxx40
教育部直属211不错,其他211就算了
等风来
因为双一流轮流着上,985,211万年不变
松果
因为考上双一流学校的绝大部分都不是那个学校评上一流的那个专业,最好的专业和最差专业分差极大。而985、211的学校底蕴就在那儿,上最差专业的分也很高。在无法比较其他条件前,学校就是分数,是HR判断的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