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牧民40年前所见:昆仑石刻真伪之辩有定论? 去年6月,一则考古发现

大力道历史 2025-08-29 12:19:01

当地牧民 40 年前所见:昆仑石刻真伪之辩有定论? 去年 6 月,一则考古发现搅动了学界与公众的神经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宣布,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扎陵湖北岸发现了秦始皇时期,遣使 “采药昆仑” 的石刻。 这块石刻位于海拔 4300 米的扎陵湖畔,刻文大意为:秦始皇廿六年(公元前 221 年),皇帝派遣五大夫翳率方士乘车前往昆仑山采药,三月己卯日抵达河源(扎陵湖附近),再前行百五十里即达终点。 文字虽简,却直指秦始皇时期的 “求仙” 史事。“昆仑” 在一些古籍可是中华文明源头的象征,要是能解开这一谜团,可不得了。 然而,北京大学教授辛德勇直指 “石刻造假新高度”,大家擦亮眼睛千万别被骗;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刘宗迪则从逻辑与常识切入:冬季赴高原采药 “人马不被冻死也会饿死”,且和历史背景矛盾。 更关键的是,石刻字迹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历经两千余年仍较清晰,被质疑 “不符合自然风化规律”,甚至有人猜测是现代电钻所为。 支持者也不少,复旦大学教授刘钊对比里耶秦简后发现,石刻中 “昆陯” 的写法与秦简完全一致,“这种细节造假者难以模仿,若真是伪刻,我愿拜作伪者为师”; 四川大学教授常青坚持说,20 世纪 80 年代文物关注度低,高海拔牧区又人迹罕至,“既无造假动机,也无造假条件”。 双方各执一词,让 “昆仑石刻” 的真伪成了待解的谜题。 最近,关于昆仑石刻又掀起了小高潮。 起因是,一位藏族牧民的亲自口述。玛多县扎陵湖乡牧民多杰南杰通过当地研究者华旦透露,说自己早在 40 多年前就见过这块石刻。 他20 世纪 80 年代初,他家 13 兄妹在扎陵湖畔放牧,包含石刻所在地就是牧场。“大概 1986 年,我七八岁时第一次看到这块石头,当时不懂上面是文字,只觉得刻痕奇怪。” 他解释,这片草场草质肥沃,20 世纪 90 年代家里最多有 3000 多只羊,他很多年在此活动,故而对石刻位置印象深刻。 2001 年草场分户后,包含石刻的 14 万亩草场正式划归他名下,2011 年搬入县城前,他还常路过此地。 这应该不是他瞎说蹭热度。作为当地山水文化研究员,华旦亲口证实,多杰南杰所述草场划分、放牧经历均符合是真的,还多次表示“当年没人关注这块石头,牧民更不可能预知它未来的‘价值’,没必要编造记忆”。 这一证词让坚持作假得专家态度是有点松动。 四川大学教授常青腰杆子更硬了。他说:“若 20 世纪 80 年代就存在,几乎可排除造假。” 再者说,文物造假多瞄准市场流通品,这种在人迹罕至的高原刻石仿秦,有啥收益? 你就是要做新得,凿刻,咱就不说那么高条件这么恶劣,得需要花费多少精力金钱,深厚的秦代文字功底,没个十几年,拿不下来,造假得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过,有专家很快又提出质疑,牧民证词为石刻增添了 “时间证人”,但核心谜团还在啊? 具体内容,请移步ximalaya,dalishi。

0 阅读:2
大力道历史

大力道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