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军政府把法国铀矿、中国油企、澳洲金矿一口气收归国有,不是莽撞,是算准了“穷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8-29 10:20:47

尼日尔军政府把法国铀矿、中国油企、澳洲金矿一口气收归国有,不是莽撞,是算准了“穷国也能掀桌子”。 要说清这事儿,得先看看尼日尔手里的宝贝。这个国家虽然穷得叮当响,60%的人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却坐拥全世界5%的铀矿储量,这些亮晶晶的矿石可是核反应堆的“口粮”。 法国从1968年就盯上了这块肥肉,阿海珐集团在沙漠里的阿尔利特镇开矿,每天黄色卡车轰隆隆运出矿石,加工成“黄饼”运回法国精炼。 有意思的是,法国三分之一的电力都靠尼日尔的铀矿,可尼日尔自己90%的人却用不上电,这种畸形的合作让当地人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更气人的是,2013年阿海珐公司光铀矿收入就有93亿欧元,几乎是尼日尔全年GDP的两倍,可尼日尔政府分到的利润少得可怜。 长期的资源掠夺让民众怨声载道,街头经常能看到“外国公司应尊重法律而不是制定法律”的标语,为后来的行动埋下了伏笔。 2023年7月,总统卫队指挥官奇亚尼发动政变,成立军政府接管国家事务。 这个时间点选得很巧妙,当时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正急剧下滑,两年内已经从马里、布基纳法索等国狼狈撤军,在萨赫勒地区的军事存在从5400多人缩减到只剩1000人。 尼日尔军政府一看时机成熟,先是要求法军撤离,面对法国的强硬拒绝,老百姓直接围了法国军营喊口号,断了使馆供应,把法国大使逼得跟“人质”似的。9月法国不得不低头撤军,这给了军政府足够的底气处理资源问题。 处理不同国家的企业,军政府的算盘打得很精。对法国欧安诺公司,他们先是要求整改,等对方达不到要求,6月直接吊销开采许可证。 这步棋既占了理,又报了殖民时期的旧怨,毕竟法国通过不平等协议控制铀矿定价权几十年,早就让尼日尔人不满了。 对澳大利亚的利普塔科矿业公司,理由更直接——违约。这家公司不仅没兑现1000万美元的投资承诺,还拖欠税款、克扣工资,甚至矿区爆炸死了8个工人都不管,军政府8月宣布收归国有时,老百姓根本没人反对。 最能体现算计的是对中国油企的处理。中石油2003年就进入尼日尔,建了横跨尼日尔和贝宁的输油管道,2024年5月刚实现首油出海。军政府知道这个项目对尼日尔经济重要,没像对待法国公司那样强硬,而是通过协商解决。 这背后是因为中国企业一直按规矩办事,不仅建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还搞本地化雇佣,修学校医院,和法国那种掠夺式开采完全不同。军政府心里有数,哪个是能得罪的,哪个是要好好合作的。 现在尼日尔正把这些收回的资源当成筹码,转头向俄罗斯示好。俄国家原子能公司已经在谈接手法国铀矿,两国还签了军事合作协议。对这个人均GDP不到500美元的穷国来说,资源是唯一的底牌。 他们算准了西方国家不敢真把事情闹大——法国需要铀矿维持核电,澳洲公司在当地没多少实际投入,中国看重长期合作。这种精准拿捏各方软肋的操作,哪是什么莽撞,分明是穷国在国际博弈中练出的生存智慧。 说到底,尼日尔军政府这波操作,不过是把被外人攥了几十年的资源主权拿回来而已。就像当地老百姓说的,既然以前的合作总是吃亏,那不如掀了桌子重开,毕竟桌子底下的筹码,他们终于看清楚了。

0 阅读:97

猜你喜欢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