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9月,病重的左宗棠在弥留之际,愤慨地说:“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

桃花笺上赋相思 2025-08-29 03:47:44

1885年9月,病重的左宗棠在弥留之际,愤慨地说:“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几个月后,胡雪岩也郁郁而终,死前告诫子孙:“要远离白虎。” 病榻周围很安静,左宗棠的喘息声撞在福州潮湿的空气里,没有回音。 胡雪岩跪坐在自家倾颓的厅堂中,手里攥着一枚冰冷的玉扳指。 扳指是冷的,比他此刻的心还冷。 他抬头看着空无一人的前方,二十多年的富贵荣华,他忽然觉得很陌生。 时间退回到二十多年前,太平军席卷东南。左宗棠奉命在浙江组建楚军,却困于粮饷,寸步难行。 那时的浙江,人心惶惶,遍地烽火。只有一个商人不离不弃,将身家性命押在了左宗棠身上。他就是胡雪岩。 左宗棠话不多,每天只是在地图前部署军务,眼神像鹰,看不出深浅。胡雪岩不一样,他总是在夜深人静时,借着微弱的烛火,拨动着算盘。 左宗棠问他算什么,他只说两个字:“棋局。” 几年后,左宗棠收复浙江,官至闽浙总督。回到杭州那天,城中商贾夹道欢迎。左宗棠脸上没什么表情,既不悲伤,也不喜悦。 他没先回总督府,也没去庆功宴。他把胡雪岩带到一间密室,门一关,里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黑暗中,左宗棠的声音很嘶哑:“我要西征,收复新疆,谁能为我筹钱?” 胡雪岩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很平静:“我能。” 左宗棠没点灯,他不想让胡雪岩看到他此刻渴望又忧虑的眼神。他只说:“讲。” “第一,以大帅您的官信为担保,我阜康钱庄出面,向洋行借款。” “第二,采办军火、粮草,我打通关节,价比三家,务求最低。” “第三,稳定后方经济,安抚商民,让大帅无后顾之忧。” 胡雪岩一口气说了六条,每一条都像一颗定心丸。他说完,停顿了一下。 左宗棠在黑暗中追问:“第七条呢?” 胡雪岩沉默了很久,才缓缓说出第七条:“若朝中有人掣肘,我愿倾家荡产,为大帅周旋到底。” 左宗棠听完,半天没说话。 密室里死一般寂静。他知道,这七条计策,前六条是箭,最后一条才是拉弓的手。 而眼前这个叫胡雪岩的商人,就是那个铸箭的人。 这盘棋,一走就是十几年。 白花花的银子,从胡雪岩的钱庄流出,变成枪炮、粮草,流水一样送进新疆。 左宗棠抬着棺材,在千里戈壁上与阿古柏厮杀。 李鸿章很高兴,他觉得左宗棠是个不懂政治的莽夫。 他开始大搞洋务,建北洋水师,觉得海防才是国之根本,并开始疏远那个总在高喊“塞防”的左宗棠。 胡雪岩却在悄悄地做另一件事。他为了打破洋商垄断,用自己钱庄的信誉,囤积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生丝。他想为国人争一口气。 李鸿章的门生盛宣怀,收了李鸿章的密令,在上海说:“胡雪岩这是好事啊,说明我们大清商人有骨气,敢跟洋人叫板。” 李鸿章信了。 几年后,中法战争爆发。金融动荡,人心惶惶。左宗棠在前线督师,胡雪岩的生丝价格却一落千丈。 一切都按照另一盘棋局在走。 1883年,李鸿章授意盛宣怀,截断了胡雪岩所有的官方款项。他又暗中知会相熟的洋行,不得借钱给胡雪岩。 一夜之间,胡雪岩的钱庄外排起了挤兑的长龙。 胡雪岩破产前,用尽最后的力气保住了“胡庆余堂”。他说:“那是积德行善的地方,不能倒。” 庆功那天,是李鸿章签订《中法新约》的日子。整个朝堂都松了一口气。 左宗棠没说话。他拖着病体,从福州赶回京城,想见慈禧最后一面,却只看到李鸿章志得意满的脸。他说:“法国人怕我,不怕他。” 胡雪岩没走。他舍不得自己一生的基业。他想,自己帮左帅平定西域,总归是有功之臣,朝廷总会念旧情的。 他开始闭门不出。 这举动在李鸿章眼里,不是认输,是潜伏。 很快,就有人在慈禧耳边说:“胡雪岩富可敌国,交通总督,恐有不臣之心。” 慈禧坐在帘子后,手里把玩着一串佛珠。她想起当年胡雪岩为西征筹款的功劳。但她只用了左宗棠收复新疆。 那胡雪岩的钱呢? 她不敢想。 那天,她下了一道旨,革去胡雪岩的官职,查抄家产。 胡雪岩接到圣旨,一切都明白了。他穿上一身干净的布衣,走出了大门。 他没有求饶,也没有辩解,只是告诫子孙远离“白虎”。 左宗棠的死讯,是他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事后很多年,这段历史被反复提及。有人说胡雪岩是愚忠,看不透官场;有人说,是李鸿章太狠毒,为一己之私毁国之栋梁。

0 阅读:187

猜你喜欢

桃花笺上赋相思

桃花笺上赋相思

得一玫瑰弃满山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