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个新疆知青给钱学森写信,信中毫不客气地指出钱学森的错误。没想到,2

帝王心术 2025-08-28 16:19:54

1964年,1个新疆知青给钱学森写信,信中毫不客气地指出钱学森的错误。没想到,2个月后,他收到回信。而钱学森在信中的回复,让他大吃一惊。 这个知青名叫郝天护,当时才24岁。白天,他身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夜晚,便借着煤油灯的微光钻研学术论文。 那时候的新疆,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茫茫戈壁,条件艰苦得很,白天劳动强度大,晚上想看点书都得自己找光。郝天护就靠着一盏煤油灯,硬是把国内外的力学论文啃了个遍。 别说,这小伙子眼光挺毒,居然从钱学森一篇关于土火箭设计论文里看出了问题,计算上有处疏漏,可能导致整个推理出偏差。 敢给当时已是中科院力学所所长、国家顶尖科学家的钱老写信直言不讳,郝天护这胆子不是一般大。他没绕弯子,也没用敬语糊弄,就直接把问题摊开来讲,还附上了自己的计算过程。信寄出后,身边有人还说:“你这不找事吗?人家大科学家哪有空理你。” 结果,两个月后,回信真来了。 信封落款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郝天护手都有点抖。他心想,哪怕是一封客气点的“收到来信,感谢指出”也算有交代了。谁知道拆开一看,他愣住了。 钱学森非但没摆架子,还认认真真回应了他提出的学术问题。信中写道:“郝天护同志,您的意见很对,我很感谢您。如果您同意,我将会把您的来信和我的复信一起发表,以此提醒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注意严谨性。” 这格局,一下子打开了。 郝天护后来回忆说,他根本没想到钱老会这么诚恳。那个年代,一个年轻人能得到如此回应,几乎改变了他的一生。后来他走上力学研究的道路,成为东华大学教授,和这段经历分不开。 你看,真正的大师从不回避批评,哪怕对方只是个边疆小知青。科学面前人人平等,钱学森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就忽略一个年轻人的声音,反而主动提出公开讨论、接受纠错,这种态度,才是推动科学进步的根本。 回过头来看,那个年代的学术风气真诚又朴实。没有圈子文化、不论资排辈,只看问题本身有没有道理。郝天护的勇气和钱学森的谦逊,共同构成了中国科学史上值得被记住的一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钱学森#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年10月报道《钱学森与一位新疆知青的通信往事》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帝王心术

帝王心术

古代皇帝的权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