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央一条“高干子弟一律不准经商”,使得原国防部长耿飚的长女,一夜之间

牧童的娱论 2025-08-27 10:05:08

1986年,中央一条“高干子弟一律不准经商”,使得原国防部长耿飚的长女,一夜之间被查封了所有资产,她选择出走美国,在离开时她发誓,给我3年时间,只要我没饿死,我就要在美国横着走!看到最后,不得不佩服她。 耿莹,这个名字或许不像她的父亲耿飚那样广为人知,但她的一生却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既是共和国开国将领之女,又是敢闯敢拼的女性企业家,更是倾其所有、捐赠文物的文化守护者。 耿莹生于烽火年代。她的父亲耿飚,是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将领。由于长期身处前线,耿飚几乎没什么机会陪伴家人。小小年纪的耿莹,却不得不跟随父亲辗转在战火中。 她的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不是安逸的院落或书桌,而是战马的嘶鸣与枪炮的轰响。 她常常坐在马背上,看着父亲披坚执锐,带兵出征。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她甚至被遗落在战壕里。 那时年纪尚小的她,眼睁睁看着泥土翻飞,枪声密布,心里满是恐惧。等到硝烟散去,战士们才在战壕里找到她。 那一刻,她哭得撕心裂肺,而耿飚则第一次在将军的铁血外表下,流下了泪水。 经此一事,耿飚痛下决心:再危险的地方,也不能再带女儿同行。于是,他将耿莹托付给老乡照顾。 作为共和国长大的“高干子弟”,耿莹原本并未想过自己会投身商海。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社会氛围充满了活力。耿莹凭借聪慧与胆识,走上了经商之路。 她一度事业有成,积累下丰厚的资产。可天有不测风云。 1986年,中央出台了一条“高干子弟一律不准经商”的规定。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只是一道政策红线,但对于耿莹,却是天塌般的打击。 她的公司、资产,在一夜之间被查封。那一刻,她彻底陷入了人生低谷。 耿莹并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她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毅然选择远赴美国闯荡。 临行前,她对朋友说:“给我三年时间,只要我没饿死,我就要在美国横着走!”这份铿锵誓言,既是愤懑的呐喊,也是对自我的鞭策。 初到美国时,耿莹的日子并不好过。语言不通,资源匮乏,几乎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为了生存,她选择做工艺品生意。白天奔波在市场与画廊之间,晚上则埋头作画。 其实,耿莹自幼就有极高的绘画天赋。那是属于她的另一片天地,一个能让她静心表达内心情感的出口。 正因如此,她的画作在美国逐渐赢得了认可。一些艺术商人看中她的才华,开始帮她推广。与此同时,她的工艺品生意也越做越稳。 几年下来,她不仅没有“饿死”,反而在异国他乡闯出了一片天地。那句“横着走”的誓言,她硬生生兑现了。 1997年,经历多年拼搏,事业小有成就的耿莹选择回国。此时的她,已不再只是一个商人或画家,她肩上扛起了更大的使命。 在美国的那些年,她接触到许多中国流落海外的文物。这些本应属于中华民族的瑰宝,却在异国他乡被冷落,或被当作奇货居奇。 她心中常常隐隐作痛。于是,凭借自己积累的财富和人脉,她开始四处收购这些文物。 令人动容的是,她并没有将文物据为己有,而是毅然选择将其悉数捐赠给国家。有人问她:“这些文物你花了那么多钱买回来的,为何不留给自己?” 她的回答极其简单:“这些东西本来就属于国家,属于民族,我只是让它们回家。” 随着投入到文物保护与捐赠的精力越来越多,耿莹意识到,这项事业不能仅凭个人力量去支撑。于是,她创立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这个基金会的宗旨,就是保护、抢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物遗产。它不仅承担了收购流失文物的任务,也积极参与国内的文化传承与推广项目。 耿莹以创始人的身份,奔走呼号,四处奔忙,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投入进去。 有人说,她完全可以选择继续在美国过富足的生活,安享成就,但她偏偏选择了最辛苦的一条路。可在耿莹看来,这条路虽然艰难,却是她心甘情愿要走的。

0 阅读:0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