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打了这么久,不少人都在问:咱存在美国的 600 多吨黄金,还能要回来不?答案可能很遗憾:根本不能,美国占着全球69%的黄金,谁也不准备给。 事实上,不只是中国,像德国、瑞士、包括委内瑞拉等国家,早年都选择把大批黄金寄存到美国。那时的金融规则基本由美元说了算,国际结算都绕不开美国,大家觉得美国就是最牢靠的保险柜,谁也不会怀疑自己家底会失踪。 可是,当全球政治和贸易暗流翻涌的时候,各国才发现,把命门交给别人保管,总是不踏实。 美国坐拥全球大半的黄金,不仅手里握着大家的财富,更牢牢抓着金融话语权。一旦涉及到归还黄金,美国方面多半会用程序复杂、审核严格、安全第一这些理由无限拖延。 当年德国想要把黄金运回家,仅仅一半都折腾了七八年,还要经过一层层繁琐环节,委内瑞拉因为被制裁,存在美国的黄金直接被冻结,想拿也拿不走。 现在的中国和美国摩擦升级,想要黄金原路带回家,困难重重。对美国来说,这批黄金就是一种战略筹码,断然不会轻易松手。 在他们的话语体系下,金融规则其实是为自己服务的,只要美国手里掌握着这些硬通货,任何一个国家在全球金融博弈中都难以拥有真正的话语权。 把黄金从美国搬回来,并不是找物流公司来几个大箱子就完事。运输、保险、安保,每一步都得交涉和审核,需要多项国际协议配合,现实中,只要美国不同意,国际社会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撼动这个“保险柜”的大门。 正因为如此,中国这些年才加大力度提升国内黄金储备,把该收回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只要“家底”在自己手中,发生什么突发情况都能对冲一部分不确定。 与此同时,光有黄金远远不够,还得把目光放远,拓宽投资渠道,布局多元资产,把鸡蛋分在更多篮子里,不能把金融安全寄托在美国人的善意之上。 未来国际金融比拼的,不仅是黄金数量,还有制度创新和自主能力。只有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国际局势变动时游刃有余。 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扩大海外话语权,争取更多主动选择空间,才是长远之道。单靠美国“答应”,哪怕再过几十年,那堆黄金也难以返回中国。 黄金问题虽然敏感,却也给中国提了个醒:要想腰杆硬,在金融和经济上必须建立自己的底牌,只有当掌控权回到自己这里,真正的安全感与主动才不再遥不可及。
美联储似乎巴不得中国能早点抛售美债?为啥他们一直不降息、不放水?因为他们很清楚,
【15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