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甘肃武威,31岁男子不顾母亲和妻子的反对,卖掉家里的牲畜,凑了1万块

岁月解读师 2025-08-21 13:05:20

1999年,甘肃武威,31岁男子不顾母亲和妻子的反对,卖掉家里的牲畜,凑了1万块钱,买来1匹骆驼,带着父亲,搬进腾格里沙漠复地2间地窝子,村民们笑话他傻,他却说:以后你们都得谢我。 那一年,王银吉突然告诉家人,他要进沙漠种树,消息一出,亲戚和邻居都炸了锅,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 有人劝他不要自寻死路,有人骂他不顾家庭前途,还有人冷眼旁观,看笑话,妻子哭闹着劝阻,兄弟们一再提醒这是送命的事,但王银吉不肯退让。 他的决定像一块石头,硬生生压在全家人的头上,谁劝都没用,争吵持续了好几天,最终他还是坚持下去。 在别人眼里,放弃牲畜和家产去沙漠挖坑种树简直不可理喻,那时候,周围的农户几乎都在想办法离开,有的搬到条件好的地方,有的去城里打工。 大家认定留下来就是和沙漠拼命,根本没有出路,王银吉看在眼里,心里却更加坚定,他知道沙子一年比一年厉害,耕地不断被埋,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迟早连最后的家园都保不住。 别人选择离开,他选择留下,他要试一试,真正走进沙漠以后,眼前只有无尽的黄沙和风声,他带着儿子一起挖坑种树,没有水,就从家里背来,拎着铁桶来回几十趟。 父子俩手上磨出血泡,身上晒得通红,却一株一株往下栽,第一年,他们种下几千株树苗,结果大部分都枯死,能活下来的不足百株。 看着满地的枯枝,儿子沉默不语,王银吉咬着牙继续埋头干,第二年他们又种,结果仍旧差不多,树苗一批批死去,存活率低得让人心凉。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年,家里的积蓄渐渐耗尽,儿子每天跟着父亲下沙窝,干的活比成年人还多,少年本来身体就不算强壮,长年累月的劳累让他愈发虚弱。 开始是经常咳嗽,后来动不动就发烧,脸色越来越差。王银吉看得出来,但没有停下,他觉得只要坚持,迟早会有转机,等到儿子病情加重,已经无法再支撑时,一切都太迟了。 小儿子最终倒下,再也没有起来,这件事几乎让整个家庭崩溃,妻子几度痛哭,她无法接受孩子死在这片沙地上,她甚至埋怨丈夫的固执害了儿子。 家里人劝她带着剩下的孩子离开,但她最终没有走,她知道孩子在世时一直跟着父亲治沙,离开等于否定了他付出的一切,她忍着悲痛,选择留下来陪丈夫继续完成未竟的事。 从那以后,这个家再也没有分歧,所有人都拧成了一股绳,大儿子在外打工,攒钱寄回家,全都用来买树苗。妻子照料后勤,准备干粮和水。 王银吉继续带人挖坑种树,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换不同的种法,寻找适合的树种,终于让存活率逐渐提高,慢慢地,树不再大面积死亡,成活的越来越多,沙丘上开始出现零星的绿色。 坚持二十多年后,他们一家人在沙漠里硬生生种下了万亩林带,曾经寸草不生的荒地,如今能挡住风沙,大片树木连成一片,远远望去已经和当年的景象完全不同。 村里人先是震惊,后来钦佩,曾经笑话他的人再也没有说过半句冷话,外地的人听说后,也纷纷前来参观。 有人记下他们的方法,有人拍照记录,还有记者来报道,原本无人问津的沙窝,因为王银吉一家的坚持,成了举世皆知的绿洲。 到这一步,王银吉当年的决定终于得到印证,他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证明,一个家庭即便失去至亲,也能凭着毅力和牺牲,改变眼前的命运。 那些年他扛过的冷眼和质疑,那些因树苗死亡而失落的日子,早已埋在身后,留在他眼前的是一片活生生的树林,以及全家人共同付出的成果。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主要信源:“苦没有白受”,一家人住进沙漠,26年种出万亩绿2025-05-20人民日报)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岁月解读师

岁月解读师

解读岁月,重现历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