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刚送走王毅,转脸就对美国积极示好,却等来贝森特一顿的臭骂 2025年8月中下

古往寻踪者 2025-08-21 11:38:49

莫迪刚送走王毅,转脸就对美国积极示好,却等来贝森特一顿的臭骂 2025年8月中下旬的印度外交,仿佛上演了一出精心编排却漏洞百出的战略摇摆剧。 莫迪政府在短短数日内展现出的政策温差令人咋舌:一方面与中国达成包括重开边境贸易市场在内的十点共识,另一方面其国内因美国关税压力而激化的矛盾并未消解。 不到24小时后,印度外交部却悄悄向美方传递“愿增加美国能源进口”的信号,试图缓和特朗普自8月1日起对印度商品加征的25%关税。 贝森特的回应堪称外交史上最粗暴的打脸:他不仅在CNBC访谈中重申“印度经济无足轻重”,更嘲讽莫迪的“自力更生”政策是“用竹矛对抗导弹”。 莫迪政府对华示好的实质成果,是双方同意在海拔45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重开仁青岗、乃堆拉等传统边贸市场。 这些用牦牛绒毛交换印度香料的古老集市,曾是中印边境和平的象征,但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彻底关闭。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印度农民因对美大豆出口暴跌而围攻农业部时,莫迪正请求中国增加化肥供应;当美国禁运印度光伏产品时,印度太阳能项目被迫采购中国组件。 莫迪战略混乱的根源,在于误判美国政治周期,他原以为拜登时代的“印太战略”承诺仍具效力,却忘了特朗普2025年上任后彻底颠覆游戏规则,这位总统不仅骂印度经济“和俄罗斯一样死气沉沉”,更威胁对购买俄油的印度企业实施二级制裁。 俄罗斯对印度的所谓"力挺",正悄然将后者拖入一个外汇陷阱,当梅德韦杰夫高调声援印度之际,双方价值百亿美元的原油协议却规定采用卢布-卢比结算机制,导致印度积累了巨额难以在国际市场流通的卢布资产。 这种安排不仅无助于缓解印度的外汇压力,反而变相削弱了其财政灵活性。 更值得玩味的是,俄罗斯方面释放的信号表明,若印度希望获得更优惠的能源价格,就需要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采取更加明确支持俄罗斯的立场。 这种将能源贸易与政治立场捆绑的做法,不仅使印度的"战略自主"外交原则面临考验,也可能触及美国政策制定者的敏感神经。 与印度的仓皇失措相比,中国在王毅访印期间展现出惊人定力,面对莫迪“伙伴而非对手”的突然表态,中方仅回应“积累积极因素”。 当印度请求稀土供应时,中国承诺“基于市场原则协商”,甚至边境水文数据共享也严格限定为“人道主义范畴”。 莫迪的真正困境在于战略自主性的破产,他既想借上合峰会拉拢中俄,又偷偷向美国传递“愿弃俄油”信号。 既在边境问题上对华让步,又允许国防部发布“成功遏制中国渗透”的通稿。 莫迪的遭遇揭示中小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悖论:试图左右逢源者,往往最先沦为炮灰。 或许某天印度会忆起周恩来1954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些被莫迪政府遗忘的外交基石,恰是避免今日之耻的唯一正解。

0 阅读:150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5

用户10xxx45

13
2025-08-21 16:40

墙头草、两面三刀的尿性已嵌入这个民族的骨髓,吃屎的狗断不了吃屎的路,祝三哥一路安好!

老默

老默

8
2025-08-21 17:03

绝对的敌人

用户10xxx30

用户10xxx30

2
2025-08-21 20:50

只是小聪明

猜你喜欢

古往寻踪者

古往寻踪者

寻踪古往,探索历史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