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有多猛?天祐二年,他设宴请客,席间突然翻脸,把大唐九个亲王全砍了,尸体扔进黄

永不言败傲苍穹 2025-08-20 21:33:30

朱温有多猛?天祐二年,他设宴请客,席间突然翻脸,把大唐九个亲王全砍了,尸体扔进黄河,转头又把宰相裴枢等三十多名大臣捆成串,扑通一声全踹下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干完这事,他扭头就篡了唐朝的江山。 宾客身份显赫,是九位流散在外、身负大唐皇室血脉的亲王。 他们是唐昭宗的儿子,李唐王朝最后的嫡系象征。 做东之人,正是权倾朝野、已受封梁王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 朱温的崛起,本身就是晚唐乱世丛林法则的残酷写照。 他并非世家子弟,没有“五姓七望”的显赫出身。 早年间,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好不容易才在黄巢起义中崭露头角。 而他的过人之处在于审时度势的狡黠与令人胆寒的狠辣。 见黄巢势颓,他果断反戈,投降唐朝,凭借战功迅速攫取权力,最终坐拥实力最强的宣武军,受封梁王。 此时的唐廷,皇帝昭宗、哀帝父子,早已沦为朱温掌中玩物,形同虚设。 他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朝廷权柄牢牢掌控。 然而,名义上的共主地位无法满足他的野心。 他深知,欲行篡逆,两大障碍必须根除。 一是流散在外的李唐宗室,特别是昭宗诸子。 二是盘踞朝堂、门第高贵,这些有着复唐精神领袖的世家文臣集团。 这些清流士大夫,如宰相裴枢、“独坐尚书”崔远、“有脚阳春”陆扆、工部尚书王溥、礼部尚书独孤损、左仆射裴贽等,他们代表着旧有的秩序与道德,是朱温通往帝座之路的绊脚石。 而朱温为了走上皇位,他决定用最原始,也是最血腥的暴力清除。 公元905年的盛夏,在滑州白马驿的宴席上,众人在席间看似觥筹交错,实则暗藏杀机。 朱温,此刻脸上挂着虚伪的笑意。 酒过三巡,他突然把酒杯一摔,随即埋伏已久的甲士从暗处冲出! 九位亲王甚至来不及呼救,便身首异处。 然而,朱温并未停止,周围的亲兵屠刀再次挥向那些倒下的躯体,确保再无生还可能。 随后,他下令将九具亲王尸首,如同丢弃垃圾般,尽数抛入身旁黄河之中。 而这白马驿的亲王之血,仅仅是血腥序幕的开端。 朱温的目光,已投向洛阳城内的那些高门士族。 随后,他迅速罗织了“勾结外藩,图谋不轨”等罪名,将矛头对准了以裴枢为首的三十余名朝廷重臣。 这些人,是维系唐廷最后体面的文官核心。 朱温的心腹谋士李振,一个因科举落第而对世家子弟怀有刻骨嫉恨、绰号“猫头鹰”的阴鸷人物,在旁煽风点火。 他恶毒地向朱温进言:“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 此言正中朱温下怀,一场针对帝国最高文官集团的集体屠杀,迅速展开。 三十余名身着朱紫朝服、曾执掌帝国机要的重臣,被五花大绑的用绳索串联在一起,押解至白马驿附近的黄河岸边。 没有审判,没有辩解的机会。 刽子手甚至没有用刀斧,而是在朱温的示意下,连踢带踹,将这些曾经位极人臣、此刻惊恐万状的士大夫们,一个接一个地踹入黄河浊流之中! 他们挣扎的身影很快在浪涛中吞噬,史称“白马驿之祸”。 这场发生在天祐二年夏天的双重屠杀,残酷与高效令人窒息。 九位亲王的殒命,三十余名顶级文臣的覆灭。 以“五姓七望”为代表的顶级门阀,核心政治力量被一次性物理清除。 而朱温此举,不仅铲除了眼前的政敌,更旨在制造一种恐怖,震慑所有潜在的反对者。 他要让天下人明白,任何阻碍自己称帝之路,无论身份多么尊贵,都将被除之而后快。 果不其然,白马驿的血腥味尚未散尽,朱温便迫不及待地启动了篡位程序。 天祐四年的四月,他撕下最后一丝伪装,逼迫形同傀儡的唐哀帝李柷“禅让”。 在汴州,朱温黄袍加身,登基称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 立国289年,历经盛世繁华与安史动荡的大唐王朝,最终在朱温的屠刀与黄河的浊浪中,正式宣告灭亡。 一个由军阀暴力催生的新政权诞生,却也拉开了更为混乱的五代十国序幕。 朱温的结局,充满了宿命般的讽刺与轮回。 他凭借暴力与背叛登上权力巅峰,他在位的统治同样充斥着猜忌与荒淫。 史载晚他年行为乖张,召诸儿媳入宫“侍疾”,生活糜烂。 身边的心腹宰相蒋玄晖为固宠,竟将自家姑母送入宫中。 最终,这位以弑杀开启帝业的枭雄,未能寿终正寝。 乾化二年,因继承人之争,他被亲生儿子朱友珪率兵弑杀于寝宫。 朱温的屠刀,不仅斩断了李唐的龙脉,也斩断了绵延数百年的门阀政治传统。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五代第一帝:死于儿子之手,被骂了1100年)#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96

猜你喜欢

永不言败傲苍穹

永不言败傲苍穹

永不言败傲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