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毒教材”真是贼心不死,越来越猖狂了,竟然开始试探军人了。必须严查惩罚追究编辑、审核、岀版社等相关人员责任。 在2022年5月时一位家长偶然翻阅孩子的教科书时,惊讶地发现书中的插画与正常儿童形象大相径庭,眼距过宽、动作怪异,仿佛是恶搞版的儿童读物,从而毒教材才得以引起重视。 除了这样充满侮辱性的插图,只是这本毒教材冰山一角。教材还屡次出现许多不良的暗示。 比如小女孩在运动中多次露出裙下的内衣,就连老师也被故意刻画了突出的胸部,当时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并对此有关的创作者进行了严肃追责问责。 然而最近毒教材又出现在幼儿园的一本教材里。 插图里的军人形象被刻意丑化,留着清朝辫子,五官歪歪扭扭,活脱脱一副“阴间画风”。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之前就有仓颉头戴疑似日本“钵卷”头巾的插图,简直是在文化根基上动歪心思。 这些毒教材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埋在孩子们的书包里,侵蚀着他们的价值观。 细看这些插图,问题远不止“画得丑”这么简单,把文化符号扭曲成外国元素,把军人形象画得歪瓜裂枣,这背后藏着的是一场“无声的文化战争”。 孩子们天天盯着这些画面,潜移默化中,对历史、对英雄的认知会被彻底带偏。 就像济南那些“鬼火少年”,行为乖张、无视规则,背后多少有被不良信息误导的影子。 毒教材的流毒,正在从审美扭曲蔓延到行为失范,甚至动摇文化认同! 说好的“三审三校”呢?层层把关的审核机制成了摆设,从编辑到审核,再到出版社,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疏忽大意,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2022年处理过一批人,但显然没戳到痛处,如今毒教材又卷土重来,甚至变本加厉地“试探军人”。这哪是整改,分明是打地鼠游戏! 教材不是普通商品,它是塑造下一代灵魂的模具。编辑们笔下的一笔一划,审核者眼中的放过与严查,都关系着国家的未来。 别让道歉和整改成了挡箭牌,必须让责任链上的每一个人付出代价,从撤职到法律追责,一个都不能漏! 教育是民族的命脉,容不得半点沙子,这次必须较真到底,毒教材猖狂到试探军人了,这已经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底线问题。
[微风]“毒教材”真是贼心不死,越来越猖狂了,竟然开始试探军人了。必须严查惩罚追
士气沉沉
2025-08-20 18:21:4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