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本有机会在军队中绽放青春、保家卫国,却因为一时的退缩,将自己的未来狠狠 “打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001 年出生的代某某,今年 1 月在全国征兵网自愿报名参军。体检、政审一路绿灯,3 月顺利被批准至西藏军区陆军某部队服役。可谁能想到,刚进入部队,他就像变了个人。服役态度极其不端正,毫无正当理由,一心只想提前退出现役。他多次以身体不适应高原艰苦环境为由,消极懈怠,连一日生活制度都不落实,连队集体活动更是拒绝参加。
部队和区征兵办的工作人员,那是苦口婆心,多次对他进行思想教育,把拒服兵役带来的严重后果,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和家长听。可代某某和其家长呢,油盐不进,仍然坚持拒服兵役。最终,在 5 月 28 日,代某某被所在部队作除名处分。
这还不算完,接下来的联合惩戒措施,直接让他的未来布满阴霾。首先是经济上的重罚,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大学生入伍奖励金、高原生活补助金,全部取消,还得按照当地 2025 年家庭优待金的两倍,也就是 94296 元进行罚款,若拒不缴纳,法院将强制执行。工作方面,他这辈子与公务员、国企和事业单位工作绝缘,军队文职及相关项目也别想参与,就连考律师、教师等资格证,都会受到限制。发展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两年内不得升学、复学,申请政府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也没门,金融机构看到他的失信记录,贷款、信用卡审批基本凉凉。社会层面,入党没希望,各类荣誉评选与之无关,已获得的荣誉也要撤销,两年内禁止出国(境),已有的出国(境)证件会被注销。而且,公安还会在省级人口信息系统记事栏中,永久注明 “拒服兵役”,将其纳入履行国防义务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从法律角度看,这一切处罚都于法有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明确规定,拒服兵役是违法行为。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适龄青年有服兵役的责任,这是法律义务,不是儿戏。报名参军,就意味着立下法律承诺。
咱们不禁要问,现在有些年轻人,是不是把当兵想得太简单了?以为能像换工作一样随意?军队,那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是神圣且庄严的存在。如果人人都像代某某这样任性,那国家安全谁来守护?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没有正确引导,反而纵容,这不是爱,而是害。在法律面前,没有 “孩子还小” 这一说。
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希望大家能从这个事件中吸取教训,珍惜机会,莫让一时冲动,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让我们一起守护国家的安宁,也守护好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