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印度突然宣布 8月18日,印度商工部对涉华聚氯乙烯悬浮树脂做出反倾销终裁,14日公告称:对中、美、日、韩等7个地区的聚氯乙烯悬浮树脂(PVC)加征反倾销税,最高284美元/吨,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这摆明了针对中国。中国PVC便宜。印度人用了好多年。现在突然翻脸。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的PVC,42%都去了印度。印度人用着中国的货搞基建,转头就加税。这操作,像不像吃完饭砸锅。 原本以为这笔生意稳了,结果人家就是这么一转眼就把大门关上了。你说,合作这么多年,难道没点情分吗?中国PVC的低价,确实让印度在基建上省了不少钱,硬生生拉高了他们的建设速度。你要说这次加税有什么理由,或许能从经济角度找出一点点依据:他们觉得PVC价格太低,影响了本国的生产,损害了本地行业的利益。 如果印度自己能生产出足够多、质量稳定的PVC,价格还更低呢?问题是,印度在PVC的生产能力上还远远赶不上中国,更别提质量稳定性了。中国的PVC原料不仅在成本上有优势,技术上也是全球领先的。而且,这些年,印度确实借着中国PVC低价的东风,提升了自己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你可以说他们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好处,但在他们“翻脸”的那一刻,又是否考虑过这些年积累的信任? 这就像是一个长期合伙做生意的朋友,突然把你踢到一边,自己去做了新的“交易”。当初你们的合作本来是互利共赢的,结果现在变成了单方面的“割韭菜”。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行为是否真的有助于印度自己经济的健康发展呢?或许我们该担心的是,这种“割肉式”的策略,最终会影响到印度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关系。 你说,印度这种“强硬”做法真的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吗?抛开这笔税收背后的政治利益不谈,单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能不能换个方式,让本国的PVC行业在不加税的情况下,逐步提升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呢?通过更健康、可持续的方式做出提升,而不是单纯依靠外部加税来维护一时的局面。 从全球贸易的视角来看,贸易壁垒总是难以持久的。越是用这种保护主义的手段压制市场,越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不仅是对印度,也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构成威胁。通过加税阻碍自由贸易的流动,最终受损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另外,如果印度真想要从PVC生产中赚更多的“保护费”,不如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上多做点努力。最怕的就是像现在这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抛弃合作伙伴,而结果不过是短期获益,长远来看却连自己都可能伤害。你可以增加税收,但难道就能把中国PVC的市场地位完全赶走吗? 其实,很多企业和国家都不愿意进入一个高风险的市场,特别是当市场的规则瞬息万变时。印度此次的反倾销措施,虽然可能暂时获得了一些贸易优势,但最终能否维持经济增长和产业竞争力,依然是一个大问号。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PVC生产国,是否会继续接受这些不公平的对待?又会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这些都将决定未来国际贸易的格局。 从这种角度来看,印度这次的“翻脸”显得有些仓促,似乎没能全面考虑其可能带来的长远后果。维持一个稳定且公平的贸易环境,才是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泰国反倾销 印尼橡胶 印度报复性关税 印尼橡胶展 氯化聚乙烯出口 反倾销转口 印度商品关税
莫迪并没有坑印度,印度不过是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上!这段时间,莫迪堪称世界第一号
【5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