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制度规定很严,满蒙军兵包括军眷和闲散人员,一律不得擅离营地,不得务工务农、经商,不得买房置地,二百多年来生齿日繁,生活渐入困境。
各城满蒙集中居住,用墙围起来,与汉人交往得也很少,四道城门,一般不要外族人进出,有时汉人误入,多遭毒打,沿城边汉人住户,随时发生纠纷,打骂斗殴时有所闻,长期以来关系恶化。
由于种种限制,晚清时期这些特殊群体生活相当困苦,具体的表现是在穿、吃两方面。
穿的方面,除极少数有新衣外,一般都是缝缝补补,破破烂烂,好一点的衣服被盖,是当在当铺里的,有一个姓金的军官,穷得没 法,把军服当了,临到会操时,没钱取当,便用枪自杀,各地因贫困自杀的,时有所闻。
吃的方面,更是可怜,大部分人,每天都是吃一干一稀,很多家没钱买菜,都到空地(很多地方都是空地)寻找野菜,如地胡椒、泥鳅蒜、枸杞芽、地菠菜等,如能买得鸡、鸭坏蛋或蛤蟆,便视为上品,预卖口粮的,遇事当卖衣物的,比比皆是。
当时还传说一些笑话:一个有官位的旗人,暑天到友家作客,脱下的衣服,被主人盗去从后门送到当铺里去了,送客时不见衣服,主人打起官腔大骂妻子太不小心,被别人从后门进入房内偷去。
还有一个穷官太太,拿了一个碗到酱园去叫“打一个钱的酱油醋!”店员问“一个碗怎能装两样?”
太太说:“你的脑筋不活动,你先倒点豆瓣隔在碗中间,不就行了吗?!”
店员不肯,说:“那一来成了三样了!”
太太一笑,趁势把手伸向盐蒜钵内,抓了一个盐蒜,笑向店员说:“你再要说,我还要尝你个盐蒜!”
这些虽是当时流行的笑话,也足以反映出旗人生活窘态。
伯爵
满蒙专驻地各地都有,如成都市的宽窄巷子就是满蒙驻军的,当然还有别的民族驻地,如北京的高丽营……,前期建筑薪金还可以,后期不行了。
zyr17 回复 08-21 13:17
不仅有高丽营,西城区还有回子营,镶黄旗有满洲牛录,蒙古牛录,汉军牛录,高丽牛录,回子牛录。都算旗人。
重重滴
狗屁
江渐月
真的假的?搞笑。
用户10xxx63 回复 08-22 10:57
真的,早在乾隆七年(1742年),就因为旗人数量越来越多,又不能从事其它行业,财政吃不消养了,底层旗人生活陷入贫困,为此乾隆将15万汉族旗人移出旗籍,让他们自谋生路
把酒醉清风 回复 08-18 22:42
假的,我们这是广西,有兵丁驻扎。这些兵丁是世袭的。一年有二十两银子。就这样百来年下来,也比一般地主过得好。
零买达人
至少它们还活着,满城的外面,因为天灾人祸,死得更多。
七秒记忆
铁杆庄稼,趴在汉人身上吸血两百多年
七秒记忆 回复 08-23 22:31
别替猪尾巴们洗地了[敲打]
江渐月 回复 七秒记忆 08-23 22:34
[抠鼻]你也就只剩下嘴硬与谩骂了。
宇化贤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跑马圈地,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由于满清持续篡改两百多年的历史,很多罪恶都被掩盖!这些还只是已确认过的真实事件,不信的请自己先查一下有没有这些事再说。
江渐月
上文描述的内容整体符合晚清满蒙旗人的历史处境,但需注意: 1. 隔离与冲突是制度设计的结果,而非单纯的民族仇恨; 2. 贫困与自杀是八旗制度僵化与财政崩溃的必然产物; 3. 野菜与典当是普遍现象,但极端案例(如分食尸体)多发生于战乱时期。 这一群体的困境,本质上是封建制度在近代化冲击下的缩影——既得利益阶层因特权固化而丧失适应能力,最终在历史变革中付出沉重代价。
心海 回复 08-22 21:34
你这就是鬼子的说法,现代人与过去无关
江渐月 回复 心海 08-22 21:46
清朝不可与鬼子侵华并例。你确实与几百年前被杀的汉人无关呀,那些人被杀了,你的祖先接受清朝统治繁演生息,今天有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