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特朗普对中国有个不情之情,希望中美谈一笔大生意。据悉,这次他盯上的是中美

芸霄记史 2025-08-14 11:19:51

[月亮]特朗普对中国有个不情之情,希望中美谈一笔大生意。据悉,这次他盯上的是中美之间的大豆贸易,并明确提出,希望中国能在短时间内将美国大豆订单增加三倍,用来缩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24年的采购总量超过一亿吨,今年上半年已接近五千万吨,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这么大的市场只要采购比例一变动,就会影响全球价格和供需格局。     目前,中国的大豆主要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进口,其中巴西占了七成以上,美国只有大约两成。这样的多元来源让中国在谈判中握有主动,同时也避免了对某个供应国的依赖。     美国农业近几年很受打击,最大的原因就是关税冲突。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后,中国随即对美国大豆加征了15%的关税,使美国大豆失去价格优势,巴西和阿根廷趁机扩大份额。   结果,美国中西部等主要产区农民收入下降,有的甚至减少种植规模,不满情绪在这些传统的共和党票仓中不断积累。     2025年的中期选举临近,国会两院的多数控制权将重新决出,对于特朗普来说,能否稳住农业州的选票关系到他接下来两年的执政空间。如果共和党丢掉多数党地位,很多法案都会在国会搁浅。     因此,增加对华大豆出口成了特朗普急需推动的事。他希望用三倍的订单刺激出口,改善农业州的经济状况,并在国内塑造政绩,但中国是否答应,还取决于双方更大的利益交换。     中国在粮食自给方面有保障,大豆主要用来榨油和做饲料,不会影响口粮安全。所以如果在关税、科技出口、投资限制等领域,美国能做出对等让步,中国才可能在进口上调整。但若只是为了帮美国应付国内政治压力而牺牲现有格局,显然不划算。     现在,中国与巴西的合作稳定,巴西在价格、运输、供应方面都占优势,而且两国还在金砖机制下有更多合作机会。因此,中国并不急于做出大规模调整,而是更倾向于将大豆作为灵活的谈判筹码。     大豆贸易是中美之间可以互利的领域,但前提是交换条件公平且能长期落实。中国完全有能力在农产品合作中换取美国在关税、科技和投资等领域的实际让步,而不是短期的政治成果。   如果仅仅因为美国的选举周期而签下巨额采购协议,风险很大,一旦美国政策变动,协议很可能失效。继续保持多元化进口是更稳妥的策略,这样才能在未来谈判桌上保持主动,不受制于人。     你觉得中国会在中期选举前答应特朗普的大豆采购要求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