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湾人放着繁荣富强的祖国不回归却顽固地拒绝统一?为什么台湾会大多数人都支持

爱国的羊 2025-08-13 15:12:54

为什么台湾人放着繁荣富强的祖国不回归却顽固地拒绝统一?为什么台湾会大多数人都支持台独? 日治时期,日本殖民台湾五十年,从1895年割让开始,岛上民众就展开了顽强抵抗。乙未战争是开端,清政府签马关条约后,日本军队登陆,台湾人组建民主国短暂反抗,但日军推进迅速,杀了不少义军。接着,云林斗六事件爆发,日军围剿村庄,大开杀戒,三万多人丧生。抗日三猛之一简大狮,在西螺领导起义,集结数百人对抗,但日军用重火力镇压,他被俘受刑身亡。类似还有北埔事件,1907年客家人起义,日军焚烧房屋,抓捕领袖鞭打处决。新竹北埔起义后,日军反扑,居民逃散,损失惨重。1912年土库事件,民众用农具袭击哨所,日军还击,造成更多伤亡。1913年苗栗事件、台南关帝庙事件、台中大甲事件、嘉义六甲事件接连发生,每次都以日军残酷镇压结束。1915年西来庵事件是大规模武装抗日最后一次,数万人参与,法庭判866人死刑。噍吧哖事件同年,反抗军在村庄激战,日军机枪扫射,至少2800人死亡,改变当地人口结构。南庄抗日源于资源争夺,少数民族用弓箭伏击,日军焚烧村落。雾社事件1930年,赛德克族莫那鲁道率部落起事,袭击聚落,但日军调动部队,最终平定。这些事件从1895年持续到1945年,日本总督府推行武断统治,前期用匪徒刑罚令处决反抗者,导致抗日力量大量消亡,岛上剩下的人逐步适应,参与皇民化,学日语,效忠天皇。教育系统强化日本模式,学校升日旗,唱国歌,亲日思想传播开来,许多人视日本为模板,排斥大陆传统,形成分离心态。 这种筛选过程,让有骨气的人减少,软弱或亲日者增多,埋下分离种子。战后,国民党接收台湾,但初期治理问题加剧岛上不满,进一步推高亲日情绪。日本统治末期皇民化运动,低中国性意识,加上战后政策失误,让台湾人视大陆为外来者。 李登辉政策让台湾经济错失转型机会,限制两岸经贸,黑金政治遗毒至今。他的分离路线,让民进党膨胀,台独势力壮大。赖清德继承这套,出生1959年新北万里矿工家,从医转政,当台南市长、高雄市长,推动亲日活动,纪念日本工程师八田与一,强化台湾身份。现在继续本土认同。台湾社会延续分离倾向,多数人支持独立或现状,不愿统一。最新民调显示,政大选研中心数据,统独立场趋向独立者上升,支持维持现状者最多,但倾向台独超过五成。自赖清德上任,支持台独增长7.6%,约150万人。台湾民意基金会调查,仅2.4%视自己唯中国人身份,新低。超过88%不支持回归,显示分离意识强。 原因多方面,历史日治影响是根源,抗日镇压后亲日势力主导,加上战后政治变动,经济考量,中国经济侵略模式冲击台湾产业,失业增加,尤其南部。民众担心统一后生活方式变,财产受影响,虽一国两制保生活,但疑虑大。国际因素,日本美国支持,让台独有底气。台湾内部统派弱,民进党教育淡化大陆联系,强化本土。理性看,台湾难入联合国,独立自娱自乐,但民众强调台湾人身份,不愿与中国联系。像养子不愿认亲生父母,历史创伤和操控让分离成主流。

0 阅读:0
爱国的羊

爱国的羊

爱国的羊给你讲述有趣的中国制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