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7年,五十一岁的岳钟琪在经历了五年的监禁后被贬为庶人,特赦回故里,在成都百

底层史观吖 2025-08-13 09:15:49

1737年,五十一岁的岳钟琪在经历了五年的监禁后被贬为庶人,特赦回故里,在成都百花潭结庐村居,赋闲乡野。那座简陋的茅舍,与他曾经统帅十万大军的中军大帐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可每当清晨的薄雾漫过锦江水面,总能看到一个身着粗布短褂的身影,在院子里慢悠悠地劈柴、挑水,动作间还带着几分军人的沉稳。

而岳钟琪的起点带着祖辈荣光。

作为岳飞二十一世孙,他自幼在军营摸爬滚打,拿石子布阵当游戏,抡得动百斤铜锤,读得透《孙子兵法》。

可是说是天赋异禀,不仅能文能武,写诗布阵也不在话下。

在1717年,那时候准噶尔军攻占西藏,而31岁的岳钟琪带着六百绿营兵直插敌后,两个月横扫两千余里,招抚六部数万户藏民,给清军打通进藏咽喉。

在战场上的他无往不利,之后战功像雪球越滚越大。

在1723年,青海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叛乱,而岳钟琪率五千铁骑顶着风雪奔袭,十五天横扫十万叛军,活捉敌酋母亲妹妹,逼得罗卜藏丹津穿女人裙子逃命。

当捷报传到北京,雍正激动得亲笔题诗,赐他四团龙袍、黄腰带,汉臣封公爵,大清开国头一遭。

然而他太过于耀眼了,耀眼的让皇帝都有些睁不开眼。

之后岳钟琪接替倒台的年羹尧执掌川陕甘三省兵权,顶着个“汉人大将军”的名头,但其实早被满族权贵们盯上。

在1727年,街头忽传“岳钟琪要反清复明”,这话可不敢瞎说这可是要砍头单位,他吓得连夜写血书表忠心。

隔年湖南书生曾静派人送策反信,他设计诱捕逆党,却反被雍正疑心“演戏自保”。

然而最致命一击来自战场。

在1732年,那准噶尔部玩阴的偷袭科舍图牧场,而他手下部将石云倬延误军机致清军惨败。

此时龙椅上的雍正正愁没把柄,听到战报于是立刻扣来“误国负恩”的帽子,削爵抄家,判个斩监候,锁进刑部大牢等死。

他也没有想到他在战场奋勇杀敌,为朝廷尽心尽力最后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在阴暗的牢房里,岳钟琪终于想通了一切。

当年他帮助雍正扳倒年羹尧时,就已经注定了今天的结局。

作为汉人将领,手握重兵,功高震主,这在满清皇帝眼中本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在1737年,牢门嘎吱打开,51岁的岳钟琪拖着病体回到成都,在百花潭边搭了间草棚。

昔日指挥千军万马的手,如今攥着锄头垦荒种菜。

邻居见他劈柴挑水,裤腿卷到膝盖,笑问,老哥当过兵吧?

他抹把汗摇头,种地的把式,哪懂打仗!

但是在暗地里,战魂从未熄灭。

暴雨冲垮河堤,他扛锹带人堵缺口,挖沟排水像布阵。

山里闹黑熊,猎户求教,他三两句点拨设陷阱的法子。

有秀才慕名拜访,见他正读《孙子兵法》,忍不住问,恨朝廷吗?

岳钟琪指指菜畦,穿蟒袍担险,穿布衣守闲,人得认命。

还有成都知府想请他当幕僚,他晃着结痂的手婉拒,握刀的手写不了公文。

只有夜深翻兵书时,烛光才映亮他眼底的不甘。

在1748年,大小金川战火冲天。

此时清军主帅张广泗损兵折将,乾隆的亲信讷亲吓得躲在营帐里发抖。

龙案前堆满败报,皇帝猛拍桌子,请岳钟琪!

好样的不愧是皇帝用的人朝前用不到人朝后,当时还准备杀人家来着,这会朝廷无人可用有想起来了。

圣旨到百花潭那日,岳钟琪正修剪桃枝。

听完诏书,剪刀“咔嚓”斩落枯杈,就像当年阵前砍敌旗般利落。

62岁的他翻出箱底铠甲,白发束进头盔,翻身上马直奔前线。

战场瞬息万变。他见主帅傅恒年轻气盛,悄悄拦,“金川碉堡硬攻不得,得用‘掏心术’!

当夜亲率三十死士攀悬崖摸进勒乌围,火光中勒马大喝,莎罗奔!还认得岳某吗?

敌酋当年被他打怕过,竟扔刀跪地投降。

乾隆闻讯狂喜,复封三等公爵,加太子少保衔。

荣耀归来,人却更沉默,因为好熟悉的套路。

1752年,杂谷土司叛乱,岳钟琪脚疾发作,硬拄拐杖督战,凯旋时已高烧不退。

两年后重庆民变,68岁的他咳着血请战,川东门户,不能乱!

大军行至资州,老将军突然栽下马背。

临终前盯着北方,嘴唇翕动,像在念百花潭的桃树,又像望紫禁城的宫墙。

乾隆得讯长叹,追谥“襄勤”,命入祀贤良祠,这座曾囚禁他的王朝,最终给了他最高礼遇。

有其父必有其子,不愧是岳飞的后代,就是勇啊。

0 阅读:1046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69

用户10xxx69

4
2025-08-13 23:31

满清和金朝是一脉相传,岳钟琪如果是岳飞的后代,岳飞会不会从棺材里跳出扇岳钟琪两个耳刮子?[滑稽笑]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