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聊聊理想i8的产品表现和思路:作为六座车,i8的车身尺寸(5085*1960

海雪看汽车 2025-08-11 22:39:43

客观聊聊理想i8的产品表现和思路:

作为六座车,i8的车身尺寸(5085*1960*1740)非常克制,好处是能耗更低,也更容易停进机械车位。低风阻外形同样降低能耗,代价是前备箱就没有了。

静态大家看展车就很清晰,我评几个细节吧:座椅侧翼的长度比较长,整体舒适性和包裹性不错。二排按摩有实体按键,这个好评,不过“零重力”没有按键一键打开,有点遗憾。

话又说回来,二排右如果用“零重力”的标准来要求,就确实比较有提升空间了。受制于车身宽度,而轮包又比较大,导致靠背放倒角度很有限,同时腿托也不是四向自由可调,因此不得不说按“零重力”的标准,提升空间恐怕还是比较大的。

动态方面,NVH在同价位是不错的水平,显著好于同价位油车,不过和自家MEGA比还是差一些。

底盘整体风格上,会明显比旧款硬一点,契合i8相比于L系列更年轻一点,外观更运动的风格;但也不得不说,后轴(车尾)在垂直方向的动作感觉要比前轴来得大尤其在舒适模式下。我猜想也许前后轴偏频的匹配还有优化空间。

接下来说到驾驶性,舒适模式的油门我觉得可以表扬,有点像别家的“晕车舒缓”模式下的油门,比较柔和,契合家庭的定位,不容易让乘客晕车;如果自己开想开得猛点,那可以选择标准/运动模式。

刹车方面,还是中段的线性程度有优化空间。就是刹车稍踩深一点,制动力的增加幅度会突然比较明显,容易造成点头。转向常规水平,建议把舒适模式再调轻一点。运动模式重点没毛病,但三个选项就是应该拉开差别嘛。

整体上来讲,理想对于i8这款车的定位应该是清晰的,在“车身尺寸克制+六座”这个命题作文下,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有多少用户会对“尺寸克制”有强需求?他们会因为竞品车身长10cm,宽几cm,就不考虑了吗?

克制的尺寸必然会有代价,比如上面提到的零重力座椅,只要车子稍微长一点宽一点,体验就可能明显提升;六座的行李空间也一向是痛点,这时候其他有前备箱的车型就会占优了。至于低风阻,本质上还是个价格问题——无非是相同续航少用几度电,但如果车本身的价格下不来,消费者必然感知不强。

总之,最终还是要回到我一开始提出的思考点:需要“尺寸克制”的用户占比多少?接纳i8外观造型的用户占比多少?这正是这辆车销量的根基。就让后续市场表现来给出答案吧。

0 阅读:37
海雪看汽车

海雪看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