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冬天,西安事变已得到和平解决,但事后蒋介石极度震怒。杨虎城被杀,张学良

吴术说史 2025-08-11 14:06:01

1936年冬天,西安事变已得到和平解决,但事后蒋介石极度震怒。杨虎城被杀,张学良被软禁。

刘乙光1937年出任军统局直属的以“张学良”为名的管理处主任。刘乙光是黄埔第四期毕业的,出任主任时为中校军衔,直到1948年才升至少将衔。

戴笠任命刘乙光为管理处主任,名义上照顾张学良生活起居和人身安全,实际上行的是管控之事,且看管极严密。刘乙光任特务队长后,便立即作了看管张学良的严密规定。为了张学良的人身安全,他特地要求特务们围绕着张学良的住处,里里外外层层包裹张学良,在张学良的周围形成一道道人肉围墙。

当然,张学良的活动区域也受限制。张学良的活动时间只在太阳落山前,落山后就无论如何不能走出房门了。即使在白天,张学良的活动范围也只有200米。

1946年末,张学良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井上温泉。"二·二八”事件期间,刘乙光诚惶诚恐,本来极严密的看守又加强了许多。特务悄悄告诉张学良,刘乙光宁愿直接杀死张学良,也不能让张学良逃跑。

曾位极人臣,此时却作笼中鸟,张学良命运转折是巨大的。好在,有一位赵四小姐一直陪伴左右。张学良与蒋介石都是基督教徒,他是1964年受洗的。依据一夫一妻原则,张学良与原配离婚,与赵四小姐结婚。 赵义无反顾地追随张学良,当然也受到了刘乙光的凌辱,刘乙光的老婆就经常谩骂赵一荻。两个民国的少爷小姐与刘乙光一家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十几年。

刘乙光一家人口很多,吃饭时与张、赵在同一张饭桌。张学良的生活起居有一定标准,伙食自然也不差。一般饭菜上桌后,刘乙光的孩子就你争我夺,张学良与赵一荻无从下箸,每顿只能吃个半饱了事。 张学良吃不能安宁,睡也不能安宁。张学良就寝时,常有莫名噪音打扰。他是由特务队把守的,理应不存在闲杂人等接近,而且张学良不睡就不吵,睡了才吵,噪音明显是特务们搞鬼。但张学良已是“罪人”身份,他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刘乙光不止不怕张学良,其他国民党高层来了他也不怕的。张治中到井上温泉看望张学良,当天他们促膝长谈了4个小时,张学良让张治中传话给蒋介石:第一点是恢复自由,第二点就是要刘乙光搬出井上温泉。后来蒋介石亲下手谕,非经批准,任何人不能见张学良。

刘乙光调离张学良身边是发生在其老婆疯后不久,并换上了王新衡。这时其张学良的软禁生活才得到改善。等刘乙光退休回家那天,张学良私下为刘乙光办了酒席送别。 酒席上邀请的都是看押张学良的国民党工作人员,席间一派祥和,西安事变、国共大战已过去很多年,如今张学良与这些特务大多年过半百了,席上张学良特地向刘乙光敬酒,并资助了刘一笔钱财,刘乙光感动不已。 张学良不记恨刘乙光,原因有几点: 第一:刘、张的关系是复杂的,张学良的生活被管控,但安全上也得到保障,甚至看病也由刘乙光及特务们负责的。张学良曾患急性阑尾炎,刘乙光便半夜送他去医院就医。 第二:张学良与特务们生活多年,在感情上难免有所牵扯。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有人情也算是熟人。 最后,刘乙光作为一名特务被派来监管张学良,很多做法不是出自刘乙光本意,不是刘乙光特意折磨张学良的。所以刘乙光临走时,张学良还要款待刘乙光。

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受聘过东北大学名誉校长等职务,侨居美国夏威夷;刘乙光则在台湾退休。两人后来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夏威夷,远隔万里。直到刘乙光去世,张学良还前去吊唁,人死之后,万事皆空,恩怨情仇,前尘往事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0 阅读:26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26

用户13xxx26

1
2025-08-11 15:12

胡扯八道,张学良和包括戴笠在内得很多国民党高官关系很好,刘算个锤子🔨

猜你喜欢

吴术说史

吴术说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