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0岁的中科院院士陈彪结束了晨练并回到家中,享用过热气腾腾的早餐后,他穿好外套,骑上自行车,告别妻子前往一场关键的学术会议。临行前,他叮嘱妻子说:“外头很冷,你就别出门了。” 陈彪出生在1923年的北京,祖籍福建福州,家里排行老三,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陈体诚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干过公路建设和行政工作,当过全国经济委员会公路处处长和福建省建设厅厅长。家里人跟着父亲到处跑,生活虽颠沛,但陈彪从小就聪明好学。1933年,他在杭州读完小学,1937年考进福州英华中学,1941年高中毕业后进了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土木工程系。次年转到重庆交通大学电机系,读了半学期因病休学。1943年,他转入成都金陵大学物理系二年级,1946年毕业。陈彪的兄弟姐妹也都很出色,大姐在美国拿博士,二姐成了检验专家,三姐在清华大学毕业后教工业,小妹进中国社科院,小弟是物理科学家,在断裂力学上开创先河。 大学毕业后,陈彪留在金陵大学物理系当助教。1946年8月到1947年2月,他在台湾大学物理系助教,之后回金陵大学继续教书。1947年6月,通过导师李珩介绍,他进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当助理员,每月薪水160元。那时候,国内天文学落后,尤其是太阳研究几乎空白,陈彪就把太阳物理当成重点,负责中国相关探索。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他提交太阳物理项目报告,获国家支持,当上负责人。1956到1957年,从苏联和法国买了两套色球望远镜,装在北京和南京天文台。1960年代,他修复一台旧天文望远镜,填补空白,设计出首台太阳成像摄谱系统。 陈彪的贡献不小,他和南京金陵大学合作,造出中国第一台自动拍摄日面极边光谱的仪器,在科学报和天文学报上发了不少论文。从边缘研究起步,建起新中国太阳物理框架。1980年,他当选中科院院士和学部委员。1981年,带队去法国参加国际SMY会议,公布中国成果,轰动国际。1982年起兼云南天文台台长,组织1983年昆明国际研讨会。1990年,入选英国剑桥大学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在他推动下,中国太阳天体物理学赶上世界水平,比欧美一些顶尖研究室都不差。 1993年11月10日清晨,陈彪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宿舍出发,骑自行车去南京大学天文系参加首届天体物理力学讨论会。路只有3公里,平时一刻钟就到。他带着资料,早早出门,按理说准时到会场。可会议开了两小时,还不见人影。主办方联系他家人,得知他六点半已走。陈彪时间观念强,从不迟到,这次却音讯全无。家人说,他那天正常出门,没任何异常。 会议方报警,南京警方马上行动,搜从中科院到南京大学的路线,走访路人,查事故点,没发现打斗痕迹或自行车零件。几天过去,无进展。事件上报江苏省公安厅,扩大范围,动用警力拉网排查周边乡村和废弃地,甚至查玄武湖,派潜水员下水。家人几年在扬子晚报、浙江日报等八家报纸登寻人启事,描述特征,希望民众提供线索。国家重视,中科院协调力量,持续找寻,但线索全无。 民间猜测不少,有人说途中车祸,肇事者带走尸体和车,但主干道无目击,痕迹难清,此说站不住脚。另有绑架论,包括普通绑架或外国势力,因他研究价值,但家人没收赎金,无证据。1996年南京大学碎尸案和1997年学生失踪案后,有人联想到同一凶手,但警方没并案,视作无关。乐观观点认为他回家了,国家为保护没公布,中科院官网留名,发布纪念文章,但百科只记失踪前,无更新。 还有说法是陈彪被境外势力绑架,因为中美关系紧张,美国打压中国科技,他的研究敏感。或参与秘密项目,国家隐藏。但这些都没实证。香港媒体曾报道类似事件,但不符。彭加木失踪案常被比,但陈彪在闹市消失,更诡异。警方查遍沙丘水域,无蛛丝马迹。 陈彪的失踪影响大,他是太阳物理先驱,培养人才,推动观测网和国际合作。国家损失一位泰斗,学术界中断项目。家人痛心,子女失去父亲。30多年过去,到2025年,仍无新消息。他的贡献永存,天文领域继续前进,但谜团未解。
1993年,70岁的中科院院士陈彪结束了晨练并回到家中,享用过热气腾腾的早餐后,
小史论过去
2025-08-11 13:16: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