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有些人不知道,目前新加坡是最不希望西方落后于中国的,他们整天在呼吁西方要

芸霄记史 2025-08-11 12:19:35

[月亮]有些人不知道,目前新加坡是最不希望西方落后于中国的,他们整天在呼吁西方要防备中国。表面上看,新加坡的华人居多,但是这些人经过完全的西化教育后,只是躯壳为华人,内在的思维逻辑早已完全西化了。   新加坡刚建国的时候,国家资源少地理位置尴尬,周围都是强邻。那时候,新加坡的领导人就清楚,这个小国没有退路,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必须想办法把自己和国际社会接轨。   于是他们在国家认同上做了个大动作,抛开了传统的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分类,直接打造出“新加坡人”这个新身份。   为了确保国家有更大的竞争力,教育和用语全都偏向西方体系。虽然学校还保留中文,但大家从小接受的是以英语为主的西式教育,讲的是西方社会的思维和逻辑。   久而久之,新加坡的华人虽然血统没变,可在认识世界、看问题的方式上,其实更像西方人。   这种“灵魂西化”,自然体现在新加坡的外交安全上。表面看,新加坡说自己中立,但实际上,国家安全高度依赖美国的保护伞,经济上几乎全部融入西方世界主导的金融和贸易网络。   西方体系稳,新加坡就能安心发展,所以在全球格局发生变化,尤其是中国快速崛起的时候,新加坡明显更紧张。   每当中国的影响力上涨,新加坡的高官就总会到西方世界“敲警钟”,希望现有秩序不要太动荡。   并非他们对中国有敌意,而是担心原本让他们受益的规则被彻底打破。   说到底,他们最怕的,就是平衡被打破,西方要是没了威信,新加坡在夹缝里的生存空间就小了。   和新加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来西亚的华人。两地都有人讲中文,但马来西亚的华人更认同中华文化,节日、习俗和情感依然很传统。他们内心对中国的认同感比新加坡人强很多,也更关心中国发展。   从这里可以看出,地理虽然近,但因为历史选择、教育体系和生存环境不同,新加坡华人和其他地方的华人,其实已经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   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安全和繁荣放头一位,塑造了与中国和其他华人社会不一样的认同和行事逻辑。   新加坡作为一个资源短缺的小国,他们之所以选择西方作为靠山,本质上是一种被迫的智慧。新加坡领导人本身很清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国际支持,国家很容易被大浪淘沙。   这种战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确起到了作用,让他们在大国争斗中活得不错。但同时这种过度西化也造成了文化认同感的疏离,导致一部分新加坡人开始觉得和中国没什么共同语言。   虽然有现实考虑,但长期来看,完全与东西方“保持距离”其实很难,两边都想讨好最终很有可能两头都不讨好。   对现在的世界来说,如何在兼顾经济利益和文化根基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其实对新加坡、也对其他小国都是个大难题。   你怎么看新加坡这样的做法?你觉得他们还有别的选择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75

评论列表

STAR

STAR

2
2025-08-11 13:21

怕自己真的变成坡县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