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棠绝对是被埋没的民族英雄,功绩堪比霍去病。现在知道刘锦棠的人虽不多,但他这辈

体元说球 2025-08-10 11:16:11

刘锦棠绝对是被埋没的民族英雄,功绩堪比霍去病。现在知道刘锦棠的人虽不多,但他这辈子干的事,往大了说能顶得上半壁江山的分量。这人打小就跟着左宗棠混,后来成了收复新疆的急先锋,硬是把被侵占的土地一寸不少拿了回来,还得了个“飞将军”的名号。 他的人生说起来挺苦,十岁那年爹在对抗太平军时战死,跟着祖母长大,十五岁就投了左宗棠的楚军。别看年轻,打起仗来有股狠劲,左宗棠一眼就看中这小子,说他“英锐果决,有古之名将风”,手把手带着教兵法、练实战。 最关键的还是收复新疆那几年。1876年,左宗棠坐镇指挥,刘锦棠当先锋官,带着湘军直奔乌鲁木齐。当时阿古柏在新疆占了大片地盘,背后还有英俄撑腰,朝廷里不少人喊着“新疆太远,丢了就丢了”。 刘锦棠偏不信这个邪,大军刚到古城子,就遇上敌军主力,他亲自带着骑兵绕后突袭,把敌军阵型冲得稀碎,一天之内收复乌鲁木齐外围三城。这还不算,接下来打玛纳斯时,他白天侦查,夜里突袭,部队行军快得像一阵风,敌军刚收到消息准备设防,他的人马已经杀到城下,“飞将军”的名号就是这么打出来的,连左宗棠都拍案叫好。 接着打南疆更硬仗。阿古柏的残部躲在达坂城,城高墙厚还存了够吃半年的粮。刘锦棠围了三天,先派炮队轰塌城墙一角,接着让人喊话:“缴械不杀,还能领路费回家。”城里敌军犹豫时,他突然下令强攻,士兵踩着云梯往上冲,他自己就站在城下督战,子弹擦着耳边飞都没退一步。城破那天,敌军将领被活捉,士兵要么投降要么逃窜,南疆门户一下就打开了。 一路追着打了八个月,从北疆到南疆两千多里地,刘锦棠没让敌军喘过一口气。等到喀什噶尔收复时,当地百姓扶老携幼跪在路边,不少人哭着说:“可把你们盼来了!”这场景,不就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最实在的样子? 打完仗他没走。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定名“甘肃新疆省”,刘锦棠成了第一任巡抚。他没忙着摆官威,而是跑遍各地修水利、办学校,把战乱后的土地重新种上庄稼,让士兵和百姓一起屯田。他说:“打下来不算本事,守得住、活得好,才是真格的。”任上五年,新疆的荒地变成良田,驿站连通南北,连英俄边境的探子都不得不承认:“这片土地的根,扎得比以前更牢了。” 可惜五十岁就病逝了,死前还惦记着新疆的屯田收成。现在说起收复新疆,很多人只知左宗棠,却少有人知刘锦棠——这位在前线拼杀、把性命拴在马背上的“飞将军”,才是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最鲜活的注脚。 这样的人,是不是该让更多人知道?评论区聊聊你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关注我,下次接着讲这些藏在大事件背后的真英雄。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体元说球

体元说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