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把机体做到95%国产,却把发动机留给CFM,这不是偷懒,是算准了时间差。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咱们国产大飞机C919的话题又火了,有人说它用的是美国通用和法国赛峰合资的CFM LEAP发动机,怀疑中国造不出自己的发动机,这说法你信吗? 真相远比这复杂,也远比这精彩。为什么C919用国外发动机其实是“战略考量”,不是“技术短板”,而且国产发动机长江CJ-1000A也正稳步来袭,未来指日可待! 大家别忘了,造飞机发动机,那是全世界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别看发动机个头不大,背后涉及的材料、设计、制造、测试那都是高精尖中的高精尖。 咱们国家当然有这技术基础,也投入巨资搞国产发动机研发,但不是说咱们没实力,而是为了让C919早点飞上天、早点拿国际认证、早点拿订单,选择用国际上最成熟、最靠谱的CFM LEAP发动机,绝对是“快刀斩乱麻”。 如果非得等国产发动机完全成熟再用,那飞机可能得再等好几年。对中国商飞来说,抢市场是头等大事,先稳住市场口碑,保证飞机安全性能达标,才能吸引更多航空公司买单。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借力打力”的智慧选择,先借国外成熟发动机打下市场基础,后面再用国产发动机替换升级。 大家也别以为国产发动机就没影儿了,国产发动机“长江CJ-1000A”可不是摆设。中国商飞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测试研发,预计在2030年前装到C919上。咱们的研发团队已经积累了大量核心技术,国产发动机的日子不远了。 别看发动机研发时间长,这就是“炼钢炼铁”的过程,咱们不能急于求成,得确保安全可靠。毕竟飞机飞天上,发动机一旦出问题,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咱们稳扎稳打,逐步实现真正自主,这才是硬道理。 航电系统,说白了就是飞机的大脑和神经。C919现在航电国产化率约40%,大部分关键设备还是美国霍尼韦尔的,但这些设备是在中国苏州工厂生产的。 这里有个有趣的细节——咱们中国工人“偷师”学技术的速度堪称飞快,别看技术壁垒高,但经过几年时间,技术积累明显。把这些技术一点点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国产化率会越来越高。想想中国高铁刚开始也借鉴外国技术,结果如今站在世界顶端,这套路就是成功经验。 未来国产发动机成熟了,换个发动机只要飞机停飞3天,维修成本低,效率高。这么一来,维护也更经济,飞机用起来更顺畅。对航空公司来说,这可是大大的福利。 咱们这条路其实很像中国高铁和芯片的路线——先借用国外成熟技术站稳脚跟,再慢慢替换成自主技术。像高铁刚开始靠引进技术、合作研发,结果现在跑得比谁都快。芯片也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慢慢打造出自己的供应链。 C919选择CFM LEAP发动机,就是典型的务实战略。不是没能力,是在打好基础的同时,稳扎稳打,保证飞机的安全和竞争力。等国产发动机成熟了,换装起来更容易、更高效,国产替代自然水到渠成。 C919用国外发动机不是因为技术差,而是为市场和安全做的“保险”。国产发动机正一步步来,国产航电也在追赶,国产制造的脚步从未停歇。 中国制造不靠吹牛,而是靠踏踏实实一步步积累。C919就是一个标杆,证明中国有能力做出世界级的商用大飞机。 未来几年,国产发动机和航电系统的国产化率会持续提高,咱们看着这条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别被表面现象迷惑,咱们真正厉害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国产大飞机的“中国心”必将骄傲地飞上蓝天!
太会算了!谁能想到,中国商飞团队把C919几乎95%的机体零部件都实现了国产化,
【8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