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深圳👋🏻来上海发展啦🏙️
迷了森
2025-08-09 16:01:11
毕业两年时间,从广州、深圳,再到上海。城市轮转,冷暖自知。说说这三座一线城市给我的真实感受吧。
[一R]广州:生活成本相对友好,冬天舒适度不错,不用裹成粽子。美食嘛,早茶是永远的神(但除了早茶其他都吃不惯),缺点也是很明显:夏天又长又潮又闷,简直是行走的桑拿房,蚊虫肆虐,还动不动就上火。皮肤状态预警:油腻、毛孔粗大是常态。城建上,除了珠江新城勉强撑起门面,其他地方… 嗯,老旧感和城中村是主旋律。满街乱窜的电动车,交通安全感稀薄。
[二R]深圳:初印象的光鲜:城市新规划现代,满眼都是摩天大楼和“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热血标语。外地年轻人扎堆活力十足,确实给了“大城市梦”一个完美的具象化
但现实很骨感梦醒时分也快。清醒点说,靠打工在深圳安家~难如登天。父辈或许能赶上改革开放时代红利在深圳扎根,但对大多数00后来说这里更像是一个奋斗的驿站,而非终点。
第二:精神生活,更深层的感受是:深圳有点“无聊”。它太新了,新到缺少积淀下来的文化和精神底蕴,具体体现在没有娱乐生活,周末除了逛商场就是逛商场。
第三:教育与医疗:教育是痛点。没有本土985/211,深大分数还不低,本地中产以下、成绩普通的孩子基本上都去广州或者是周边城市读大学,条件好一点的就会去读的合办或者直接出国。另外,医疗同样跟不上,顶尖3A级别的三甲医院稀缺,本人几次就医体验,怎么说呢,医生感觉经验不足,甚至不如我AI问诊给的反馈详细,隐隐透着点“想赚快钱”的浮躁感。对非本地、无根基的普通年轻人来说,这里恐怕难以承载“长期发展”的期待吧~
[三R] 上海:其实毕业前在上海实习过,国际化大都市的范儿不用说,最戳中我的是那种无处不在的精致感,从街角的咖啡店到路人的穿搭,甚至是一种对生活细节的讲究。这和我自己想要的生活态度,莫名契合。终于不用在“过于接地气”和“只有搞钱”之间做选择了。
物价: 都说上海物价高得吓人~亲身对比下来,日常消费感觉和深圳差不多(本人也经常去商场吃饭),可能整体租房市场上上海更高(但相比于澳洲和新加坡国内性价比已经很高了)
0
阅读:15
用户17xxx25
过两年后:再见上海👋🏻又再来深圳发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