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密集访问巴基斯坦,想要破解中国体系作战系统?曾经的“亲中总统”穆沙拉夫被赶下台并锒铛入狱开始,中国的尖端武器技术或许正面临巨大的外泄风险。就在中东、加沙、叙利亚、伊朗、也门等地局势错综复杂之际,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却突然现身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他的到访到底要策划什么大事情?
如今,现代战场早不是枪炮对轰的老套路了。谁能在几百公里外的云层里敲掉对手的战机,谁就能把胜利的奖杯揣进兜里。美国憋了好几年的 AIM-260 远程空空导弹,原本想当这个赛场的新裁判,结果现在还在技术泥潭里打滚。五角大楼的工程师们抓破头皮也搞不定的导引头算法,中国的霹雳 - 15 早就玩得炉火纯青。
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战机挂着霹雳 - 15 巡逻的照片,成了美国情报部门电脑里的常客。这种能在 150 公里外锁定 F-22 的 "空中长矛",比美军现役导弹射程远出三分之一。
去年印度人捡到半片导弹残骸的消息,差点让美国驻新德里武官连夜驱车赶去边境 — 后来这事儿没下文了,但五角大楼的分析报告堆起来有半人高。
美军和巴基斯坦的高层最近跟走亲戚似的。7 月库里拉访巴时,巴军给他挂的勋章比他胸前的资历章还晃眼;8 月穆尼尔元帅又要去华盛顿,距离上回访美才一个多月。这种频率不正常,就像两家刚吵过架的邻居,突然天天互相串门,准没好事。
巴基斯坦的地图在战略家眼里就是块肥肉。往北能瞅着中亚的油气管道,往南抵着阿拉伯海的航道,往东正对着中国的喀什。
美国要是在这里架起雷达,中国西部的战机起降就跟在人家眼皮底下练兵没区别。更要命的是,巴军手里的中国装备不止导弹,从预警机到潜艇,全套体系化作战系统都带着中国印记。
有消息说,美国正拿着 F-16 的升级套件当诱饵。那些能让雷达探测距离翻倍的芯片、能干扰霹雳 - 15 的电子吊舱,都是巴基斯坦空军馋了很久的宝贝。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美国人的条件明摆着:想换技术?先把枭龙战机的火控代码交出来看看。
这套路美国人玩了几十年。当年为了搞到苏联的米格 - 25,他们愣是策反了一个苏联飞行员;现在对付中国,就把主意打到了盟友的盟友身上。
韩国民众去年抗议美军放飞转基因蚊子的事儿还没忘,那些带着特殊基因的昆虫,本质上和现在想从巴基斯坦套取的武器数据是一个路数 — 都是用生物或技术手段,悄悄改变对手的生存环境。
中国的体系作战系统就像一张精密的网。雷达是眼睛,导弹是拳头,数据链是神经。美国人想拆这张网,就得知道网线的材质、节点的位置、信号的频率。巴基斯坦作为用网的人,手里掌握着不少网的秘密。一旦这些秘密通过某种渠道流到华盛顿,后果不堪设想。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在全球布下的 "技术监听站"。从荷兰的光刻机工厂,到日本的半导体材料商,再到现在的巴基斯坦军工厂,美国人的情报网比 5G 信号覆盖得还广。他们知道硬抢会被骂,就换成 "技术合作"" 联合军演 " 的幌子,一点点套取核心数据。
中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最近出口巴基斯坦的歼 - 10CE,据说关键部件都加了自毁装置;双方联合研制的 "哈立德" 坦克,核心火控系统必须中国工程师在场才能调试。这些措施就像给技术上了锁,钥匙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但博弈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事。美国在巴基斯坦的小动作,本质上是想复制当年对付苏联的 "技术围堵"。他们清楚,只要能破解中国的体系作战优势,就能在西太平洋找回失去的霸权。伊斯兰堡街头那些匆匆来去的美国外交官,公文包里装的恐怕不只是会谈纪要。
穆沙拉夫当年力排众议引进中国武器时,肯定没想到会有今天的局面。这位老人在监狱里透过铁窗看到的,或许不只是巴基斯坦的政局变迁,还有一个大国在技术博弈中的艰难坚守
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才刚刚开始。美军密集访巴的背后,是两种军事体系的暗中较劲,更是两个大国在技术高地的生死争夺。巴基斯坦这枚棋子最终会落向何方,不仅决定着霹雳 - 15 的技术安全,更影响着未来几十年的国际格局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