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瓒被捕时求饶:“润之,你不要杀我!我有钱,我会叫我老婆拿钱、拿枪弹、拿红军所有需要的东西来换我的命!”然而,毛主席说了一句话,瞬间让张辉瓒无地自容。 1930年冬,赣南龙岗的山谷被浓雾笼罩,空气中弥漫着湿冷的土腥味。远处,国民党第18师的军靴踏在泥泞小道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士兵们裹紧棉衣,低声咒骂着这鬼天气。领头的张辉瓒,骑在高头大马上,军大衣的领子高高竖起,眼神却透着几分得意。他自认手握蒋介石的王牌,率领近万精兵,要一举荡平红军盘踞的中央苏区。 谁料,这片雾气弥漫的山林,正悄然收紧一张致命的网。 张辉瓒,湖南长沙人,出身地主家庭,幼年衣食无忧,求学之路更是顺风顺水。从湖南兵目学堂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他接受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军事教育。 1912年,他以27岁的年纪出任湖南都督府参谋,意气风发,誓要建功立业。早年,他也曾心怀热血,1916年投身护国战争,反抗袁世凯的帝制复辟;1920年,他又与同乡毛泽东并肩,参与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那时的张辉瓒,还是个被百姓称颂的青年军官。然而,世事无常,国共合作破裂后,他选择了追随蒋介石,逐渐蜕变为苏区百姓口中的“张屠夫”。 这一天,12月30日,晨雾还未散尽,张辉瓒下令第18师向龙岗深处推进。他并未察觉,红军早已在山林间布下天罗地网。毛泽东与朱德采用“诱敌深入”的策略,早已放弃外围据点,引诱张辉瓒孤军深入。红军战士隐蔽在山坡的灌木丛中,手中紧握的步枪早已上膛,眼神如鹰般锐利。龙岗的地形崎岖狭窄,山路仅容两三人并行,国军的大队人马挤作一团,行军缓慢如蜗牛。 战斗在午后骤然爆发。红军从高地俯冲而下,喊杀声震天,子弹如急雨般倾泻。国军猝不及防,阵型瞬间崩溃。张辉瓒站在指挥部临时搭建的帐篷前,脸色铁青,试图调集后方部队增援,却发现通讯早已中断。他身旁的副官低声提醒:“司令,雾太大,怕是中了埋伏!”张辉瓒咬紧牙关,挥手让部队强行突围。 然而,红军的两翼包抄如铁钳般收紧,第18师的两个旅被切割包围,九千余人几乎全军覆没。 张辉瓒眼见大势已去,脱下显眼的军服,换上士兵的灰布棉袄,混在溃兵中试图逃窜。他爬上一座名叫万功山的陡坡,气喘吁吁地钻进一个一人深的土坑,企图藏身。山风呼啸,枯叶被吹得沙沙作响,他蜷缩在泥土中,心跳如鼓。 不远处,红军搜山战士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火把的光芒在雾中摇曳。他屏住呼吸,祈祷能逃过一劫。然而,一把刺刀挑开了土坑上的枯枝,一个年轻战士低喝:“出来!别躲了!”张辉瓒双手颤抖,缓缓爬出,曾经不可一世的司令如今满身泥泞,狼狈不堪。 被俘的张辉瓒被押往东固,红军总部将他交给地方政府看管。他的到来在苏区掀起轩然大波。消息传开,附近的村民拖家带口,带着火把和干粮,涌向东固的富水河坝。1931年1月28日清晨,反“围剿”胜利祝捷大会在河坝边召开,万人聚集,群情激昂。会场中央,张辉瓒被五花大绑,低垂着头,昔日意气风发的模样早已荡然无存。 张辉瓒的恶名,在苏区无人不知。他担任南昌卫戍司令期间,疯狂镇压共产主义者与进步人士,仅1929年一年,就有千余人死于他的屠刀之下。 他治下的部队纪律涣散,烧杀抢掠,百姓稍有不从,便被扣上“共匪”的帽子,家破人亡。东固的村民至今记得,他率军攻入苏区时,焚毁了苏维埃政府、学校和医院,40里内“石头要过刀,板凳要火烧”,甚至下令“十岁以上男女格杀勿论”。这样的罪行,让会场的气氛如火药桶般一触即发。 红军内部对如何处置张辉瓒意见不一。 有人提议用他换取被捕的共产主义者,蒋介石也通过中间人开出条件:20万银元、20担西药和两个团的枪弹,只求放人。张辉瓒的妻子朱信芳更是四处奔走,承诺倾家荡产赎回丈夫。然而,民愤如潮水般汹涌,红军高层也难以压制。大会开始后,村民们争相上台控诉,声泪俱下地讲述亲人被杀、房屋被烧的惨剧。一个老妇人指着张辉瓒,哭喊着儿子被他部下活埋的往事;一个青年赤卫队员攥紧拳头,回忆妹妹被国军凌辱的屈辱。 会场情绪失控,张辉瓒被拖下台,愤怒的群众蜂拥而上,棍棒与拳头如雨点般落下。他的求饶声湮没在喊声中,最终在田间被斩首,头颅被装进竹笼,抛入赣江。 赣江水面,竹笼随波逐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恩怨。张辉瓒的结局,是他自身选择的悲剧,也是那个动荡年代的缩影。他的部下却在红军的感召下,走出截然不同的道路,书写了从俘虏到将军的传奇。龙岗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场战役的回响,仍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
张辉瓒被捕时求饶:“润之,你不要杀我!我有钱,我会叫我老婆拿钱、拿枪弹、拿红军所
静雅蝉鸣扰梦闲
2025-08-09 13:09:42
0
阅读:2184
罗仕富
毛主席说了句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