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终于拿出对中国的经济王牌。 美国这次算是把“双标”玩出天际了!前脚刚对中国甩出“500%关税大棒”,后脚就被扒出自己偷偷进口俄罗斯铀矿转手卖给欧洲盟友赚差价。这操作简直比川普的推特治国还魔幻——合着美国的法律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别人点灯? 美国共和党议员格雷厄姆放话,要是中国继续和俄罗斯做能源生意,就要面临500%的惩罚性关税。可话音未落,美国Centrus Energy公司就向能源部提交申请,要求继续进口俄罗斯浓缩铀。 更绝的是,这些铀矿被加工后,转手就高价卖给了欧洲盟友。欧洲那些依赖俄罗斯核电技术的国家,比如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核电占比超过50%,美国这波操作简直是把盟友当韭菜割。 华盛顿的算盘打得叮当响,一方面用关税大棒敲打中国,另一方面自己偷偷钻法律空子。根据美国8月11日生效的《禁止俄罗斯铀进口法案》,虽然名义上禁止进口,但现有合同和豁免制度让美国企业仍能合法购买俄罗斯铀矿。 更讽刺的是,俄罗斯是全球唯一能商业化供应高纯度低浓缩铀Haleu 的国家,这种燃料是新一代核电站的核心材料,美国自己短期内根本无法替代。说白了,美国就是一边制裁俄罗斯,一边靠俄罗斯的资源赚钱,把“双标”刻进了 DNA。 这种操作背后是赤裸裸的利益驱动,美国从俄罗斯进口铀矿的成本极低,加工后转卖给欧洲能赚取数倍利润。去年俄罗斯占美国商业核反应堆浓缩铀供应量的27%,而美国花旗银行直言,俄罗斯铀矿至少3 年内无法被取代。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推动“芯片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用数千亿美元补贴本土半导体和清洁能源产业,却指责中国的产业政策是“不公平竞争”。这种“自己补贴是战略投资,他国补贴是违规操作”的逻辑,连哥斯达黎加前总统顾问都看不下去,直接批评美国“双标行径暴露无遗”。 最受伤的还是欧洲盟友。芬兰原本和俄罗斯合作建设核电站,结果在美国压力下单方面终止合同,导致项目烂尾。欧洲多国的核电站依赖俄罗斯核燃料,美国却趁机抬高价格,把盟友的能源安全当成了摇钱树。更搞笑的是,美国自己的铀转化设施自2017年就处于停运状态,完全依赖进口,却还要摆出一副“救世主”的姿态,这种吃相实在难看。 对中国来说,美国的关税威胁看似凶猛,实则伤不到筋骨。中国企业早就开始布局东南亚市场,通过原产地规则规避关税。比如马来西亚的中资企业,只要在当地进行实质性生产,就能拿到原产地证书,享受19%的关税,而不是40%的转运税。 更关键的是,中国与东盟的产业链深度融合,美国想靠关税切断联系根本不可能。就像马来西亚太阳能产业,75%的电池板来自中国,即便美国施压,当地企业还是希望中国重启工厂。 华盛顿的这套“双标组合拳”,本质上还是霸权逻辑的延续。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和补贴维护自身科技和能源霸权,却暴露了其制度性矛盾,既要当全球规则的制定者,又要当破坏规则的获利者。这种做法不仅损害国际经贸秩序,更让盟友看清了美国的真实面目。当欧洲发现自己高价买的铀矿来自俄罗斯,当东南亚国家意识到美国关税无法割裂产业链,美国的“经济王牌”终将沦为国际笑话。
美国终于拿出对中国的经济王牌。 美国这次算是把“双标”玩出天际了!前脚刚对中国甩
思念绵延不绝
2025-08-08 16:44:5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