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称不要同情印度,也不要试图拉印度对抗美国,和美欧一块,做掉印度是上策。 这话乍一听有点狠,但仔细想想,国际政治从来不是靠同情吃饭的,印度最近被美国加征25%关税,紧接着特朗普又威胁要再追加,原因很简单,印度继续买俄罗斯石油,不肯乖乖听话。 美国这一招,表面上是经济制裁,实际上是在逼印度站队,要么放弃俄罗斯,要么承受贸易打击。 印度当然不干,直接回怼美国“不公正不合理”,还翻出美国自己也从俄罗斯进口核材料和化工品的老账,讽刺西方双标。 印度这次的反应比很多人预想的强硬,不仅没低头,反而加速推进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比如大规模采购“布拉莫斯”导弹,现在印度海军和空军都准备加购,显然印度在告诉美国你越施压,我越往俄罗斯那边靠。 那中国该怎么做?有网友说别同情印度,甚至可以考虑和美欧一起“做掉”印度,这种观点看似激进,但背后逻辑是:印度如果被美国打压得越狠,对中国的战略压力反而可能减轻。 毕竟,印度一直试图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同时还在边境问题上对中国咄咄逼人,如果美国现在把印度逼到墙角,印度要么彻底倒向俄罗斯,要么被迫向美国妥协,无论哪种结果,都会削弱印度在中美博弈中的灵活性。 不过,现实没那么简单,印度不是小国,除了人口数量庞大外,还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核武器国家,外加庞大的军事采购需求,美国想“做掉”印度,没那么容易。 印度政府现在采取的是“以退为进”策略,一边坚持买俄油,一边对美国开放部分市场,比如能源和贵金属领域,让美国企业有利可图,从而缓和矛盾,这种策略既保住了面子,又没彻底得罪美国,算得上精明。 中国在这盘棋里,既没必要主动拉拢印度对抗美国,也没必要落井下石,印度和美国闹翻,对中国短期有利。 但长期来看,一个被逼急的印度可能会更激进地挑衅中国,比如在边境增兵、加强美印军事合作,所以中国的最佳策略可能是静观其变,同时继续巩固与俄罗斯的合作。 最近中俄在日本海的联合军演,也给印度传递了一个信号:在这个区域,中俄有能力维持战略平衡。 说到底,国际政治利益至上,印度现在被美国制裁,短期内会寻求俄罗斯和中国的支持,但一旦压力减轻,它可能又会调转枪口。 中国不需要过度介入这场博弈,专心做好咱自家的事,让美印互相消耗,或许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印度媒体感到很震惊!印度媒体表示,在美国欺凌印度之际,中国表态支持印度!8月7日
【54评论】【51点赞】
坐望云起
印度已经失去机会了!印为替中恶心中,但欧米真将产业转到印度不又拉起一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