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5年,康熙路过辛者库时,见一宫女长得漂亮,便临幸了她。事后,康熙不但没给名

国际大碗说 2025-08-08 15:25:40

1685年,康熙路过辛者库时,见一宫女长得漂亮,便临幸了她。事后,康熙不但没给名分,还夺走了宫女的孩子,谁也没想到,她最后却成了赢家,活到了97岁高龄。 这位宫女是万琉哈氏,出身于满洲正黄旗的万琉哈氏家族,但其支系属于内务府包衣,按照清代制度,包衣女子到了年纪必须参加选秀,落选者便会被分配到各宫担任杂役,而辛者库正是安置这类宫女的地方。 所谓辛者库,并非传说中的监狱或苦役营,而是内务府管辖下专门从事杂役的机构,这里的宫女承担着浣洗衣物、打扫卫生等基础工作。 康熙临幸万琉哈氏,属于一时兴起。这次临幸之后,康熙马上就忘记了这位辛者库宫女,万琉哈氏依旧回到原来的岗位,只是身边的人看她的眼神多了几分复杂。 直到几个月后,万琉哈氏的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才被内务府的嬷嬷发现怀有身孕。 怀孕的消息传到康熙耳中时,他没有表现出特别的重视,只是下旨将万琉哈氏从辛者库迁出,安置在一处偏殿居住,派了两名嬷嬷和宫女照顾她的起居。这种安排算不上恩宠,更像是对皇室血脉的一种基本保障。 后来,万琉哈氏在偏殿顺利生下一名男婴,这是康熙的第十二个儿子,取名胤裪。 孩子的出生并没有改变万琉哈氏的处境,她依旧没有得到任何封号,在后宫中连最低等的 “答应” 位分都没有。按照清宫规矩,无名无分的女子所生的皇子不能由生母抚养,必须交给位分较高的妃嫔或皇室宗亲代为养育。 当时负责抚养胤裪的是苏麻喇姑,苏麻喇姑是孝庄皇后的陪嫁侍女,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深受皇室信任。她不仅精通满汉蒙三种文字,更有着极高的品德修养。 康熙之所以将年幼的胤裪交给苏麻喇姑抚养,一方面是因为苏麻喇姑在宫中地位特殊,另一方面也是对这个出身低微的皇子的一种安排。 此后的日子里,万琉哈氏偶尔能远远看到儿子跟着苏麻喇姑读书写字,却不能上前亲近。这种母子分离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几年,直到胤裪长大成人。 在没有名分又失去儿子抚养权的日子里,万琉哈氏过着异常低调的生活。她从不参与后宫的争斗,每天只是安静地待在自己的房子里,做些针线活,或者跟着嬷嬷学习宫中礼仪。这种看似消极的态度,反而让她避开了许多是非。 胤裪在苏麻喇姑的教导下,养成了沉稳内敛的性格。苏麻喇姑将自己一生的智慧都传授给了这个孩子,不仅教他读书识字、骑马射箭,更教他如何在复杂的宫廷环境中保全自身。 与其他皇子相比,胤裪显得格外低调,既不参与结党营私,也不主动争夺储位,这种态度让他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中得以置身事外。 康熙四十五年,已经二十岁的胤裪开始参与政务,先后负责管理正白旗事务、内务府总管等职。 或许是看到儿子逐渐成长,或许是出于对这位多年来安分守己的女子的一丝补偿,康熙终于在这一年册封万琉哈氏为 “定嫔”,位列后宫中级妃嫔之列。这距离她生下胤裪也已经整整二十年。 得到 “定嫔” 封号的万琉哈氏并没有因此变得张扬。她依旧保持着低调的生活态度,每天礼佛诵经,关心儿子的起居,对后宫的权力斗争始终敬而远之。 在此前后,太子胤礽两立两废,八阿哥胤禩、四阿哥胤禛、十四阿哥胤禵等皇子明争暗斗,整个后宫都被卷入这场旋涡,而定嫔所居的宫殿却始终保持着难得的平静。 康熙晚年身体日渐衰弱,诸皇子的争斗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许多妃嫔因为儿子的野心而受到牵连,轻则失宠,重则被打入冷宫。 而定嫔和胤裪母子却因为始终保持中立态度,没有引起任何一方的敌意。胤裪甚至还被康熙委以重任,负责处理康熙六十大寿的庆典事宜,以及参与管理皇家陵寝等重要事务,可见康熙对这个儿子的信任。 康熙驾崩,继位的雍正对曾经参与夺嫡的兄弟展开了清算,八阿哥、九阿哥等人被削爵圈禁,连名字都被改为带有侮辱性的 “阿其那”“塞思黑”。 在这场残酷的清洗中,胤裪不仅没有受到牵连,反而被晋封为郡王。 雍正还尊封万琉哈氏为 “皇考定妃”,将她从紫禁城迁出,安置在儿子胤裪的王府中居住。这在清代是极为特殊的待遇,按照惯例,先帝妃嫔通常会留在宫中的寿康宫、宁寿宫等专门安置太妃的宫殿,很少有机会出宫与儿子同住。 雍正驾崩,乾隆即后,对这位辈分极高的皇祖妃嫔十分尊敬,下旨晋封定妃为 “皇祖定太妃”,并时常派人到王府慰问。 乾隆对胤裪也十分信任,先后任命他为掌管礼部事务、宗人府事务等职,晋封为和硕履亲王。胤裪始终保持着谨慎低调的作风,无论是在雍正朝还是乾隆朝,都深受皇帝信任。他与定妃母子相依为命,虽然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风云,却始终保持着平安顺遂,这在清代皇室中是极为难得的。 乾隆二十二年,万琉哈氏在履亲王府安详离世,享年九十七岁。乾隆令皇子们前往王府吊唁,并按照太妃礼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她安葬在康熙的景陵妃园寝中。 与那些为了权力和恩宠而争斗一生最终落得悲惨结局的妃嫔相比,万琉哈氏无疑是后宫中的赢家。#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0
国际大碗说

国际大碗说

纵横国际间,探秘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