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明朝皇帝相对更加懒散,相对于大权独揽的“朝五晚九”,更愿意放飞自我。使得

恰谈史料 2025-08-08 14:53:47

如果不是明朝皇帝相对更加懒散,相对于大权独揽的“朝五晚九”,更愿意放飞自我。使得老朱设置的那一套东西无法严格执行,这才松动了朝廷制度对地方和实际生活的的捆绑。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在晚明更是被抛在脑后,见识了隆庆开海带来的海量银钱,管他官民,都是撒丫子上,富贵人家没三五个纺织厂都不好意思和邻居打招呼,小民百姓没有进工厂干活的没法养家糊口!在银钱的大量涌入下,晚明的伦理秩序也在发生变化,原先严格的等级讲究,如服饰啊,用品啊也渐渐被突破,官宦人家用的“奢侈品”开始进入小民百姓家。这些都推动了原有社会理论的颠覆,所以,晚明的思想解放也开始开花并试图结果。但清朝入关打断了晚明的“放浪”,重拾制度的严苛,甚至更加严酷。 清朝的皇帝可比明朝的皇帝要敬业的多,他们对权力的把控和制度的执行更加彻底,他们发动聪明才智的唯一目的就是怎么更好的进行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保证八旗集团的利益不受损。清朝将小农经济发展到极致,极大的保障了人口的增长。但滋生人口并没有成为继续发展的动力,反而成为土地资源枯竭的主因,土地承载力和农业科技踏步不前,闭关锁国的思维主导了商品经济在民间的萎靡,民众除了越来越不够的土地,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源,这给了白莲教等反抗势力更多生存土壤。从乾隆开始,白莲教起义和民间自发的反清运动一直断断续续持续到鸦片战争,并在太平天国时期迎来高峰。随后就是被列强的枪顶着后背,不得已开启了自上而下的工业化尝试。 所以明朝的灭亡是因为皇帝不作为,清朝的灭亡是因为皇帝太有执行力,正所谓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这也正是这种从秦开始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彻底腐朽、到了寿命极限的最好证明!只要在这个框架内,不论怎么走都是碰壁,路根本就是不通的,只能砸碎了框架,换了路再来了。

0 阅读:8

评论列表

雪儿

雪儿

2
2025-08-09 09:45

又在洗白伪清

恰谈史料

恰谈史料

小地方的大历史,你家县志里藏着王侯将相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