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这个口号可以说,但不要当真。 自打国民党退台,台湾社会就像被放进了一个大熔炉,政治立场、历史记忆、文化认同全在里头搅和。李登辉搞“两国论”,陈水扁推“去中国化”,蔡英文玩“抗中保台”,一代又一代的台湾年轻人,教科书里的中国史越来越短,台湾“主体性”越来越强。 就说现在台湾的历史课本,三国到隋唐两千年就用半页纸打发,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迹被塞进“外来统治”章节,这种教育喂大的孩子,能对大陆有多少天然亲近? 再看现实政治。台湾的选举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马戏,政党轮替比翻书还快。民进党上台就玩命搞“台独”,又是修法限制两岸交流,又是把大陆塑造成“敌人”;国民党虽说嘴上喊“九二共识”,但真要掌权了,又怕得罪美国和岛内“独派”,政策缩手缩脚。老百姓在这种政治摇摆里,早就被折腾得晕头转向。 就像2024年的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两岸同属一中”的认同居然跌破三成,这可不是天生的,是被政治操弄出来的结果。 更要命的是,台湾社会早就被撕裂成了好几瓣。南部农民担心ECFA取消影响生计,北部科技业者盼着和大陆做生意,年轻人发愁房价高、机会少,老一辈还念着“反攻大陆”的旧梦。这种情况下,“台湾人民”根本不是铁板一块。你说要寄希望于他们,可到底是寄希望于高雄的菜农,还是新竹的工程师?是支持民进党的“深绿”选民,还是对政治无感的中间民众? 还有外部势力在里头搅局。美国把台湾当“棋子”,一边卖武器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在国际上给台湾“抬轿子”;日本跟着起哄,又是炒作“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又是偷偷支持“台独”团体。这些外部力量就像无形的手,把台湾民众的认知往沟里带。 202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台湾民众对美国的信任度比五年前下降了18个百分点,但即便如此,仍有近四成民众觉得“美国会保护台湾”。这种被洗脑的认知,哪是一句“寄希望”就能扭转的? 最关键的是,民进党当局早就把“台湾人民”当工具使了。他们一边用“主权”“尊严”这些口号煽动民粹,一边把两岸交流的大门越关越紧。就说大陆推出的“31条惠台措施”,本来是想让台湾同胞分享发展红利,可到了台湾,就被绿营媒体说成“统战阴谋”,真正能落到老百姓头上的好处少之又少。这种情况下,你跟台湾民众讲“两岸一家亲”,他们可能连大陆的真实情况都没见过,全凭着电视里的歪曲报道来想象对岸。 当然,咱也不是说台湾人民全被“台独”洗脑了。岛内还有那么多统派团体在坚持,还有那么多台商在大陆打拼,还有那么多年轻人通过网络看到大陆的真实面貌。但这些声音在绿营的舆论机器面前,就像大海里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浪头打翻。 要真正争取台湾民心,光靠口号没用,得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统一的好处,得打破民进党筑起的“信息茧房”,得让台湾社会知道:大陆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机遇;统一不是剥夺,而是共赢。 所以,“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可以喊,但千万别当真。真要解决台湾问题,还得靠咱自己的硬实力——经济上让台湾离不开大陆,军事上让“台独”不敢轻举妄动,文化上让两岸同胞重新找到共同的根。只有把这些根基打牢了,那些被“台独”洗脑的台湾民众,才有可能在现实面前慢慢清醒过来。
自从馆长洒脱的喊出,我是中国人,旗帜鲜明的反对民进党后,他在台湾的生意,健身馆,
【9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