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毛主席忽然收到一封由秘书递给他的讣告。毛主席看完讣告已是满眼泪水,他

代天谈历史 2025-08-08 13:26:41

1962年,毛主席忽然收到一封由秘书递给他的讣告。毛主席看完讣告已是满眼泪水,他含泪让秘书为逝者家中寄五百块钱,并希望将其遗体与自己已牺牲多年的原配夫人杨开慧葬在一起…… 向振熙出生在1870年的湖南平江县一个书香家庭,早年嫁给表弟杨昌济,两人婚后移居长沙板仓。她生下儿子杨开智和女儿杨开慧,大女儿不幸早夭。杨昌济在外求学教书期间,向振熙一人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1920年,杨昌济在北京病逝,年仅45岁,向振熙整理遗物,把剩余钱款交给前来吊唁的毛主席,那时毛主席已和杨开慧相恋。她不顾社会习俗,赞成两人结合,在长沙办了场简单婚礼,只有少数亲友见证。 婚后,杨开慧随毛主席住清水塘,向振熙搬来帮忙料理家事。1922年毛岸英出生,她负责喂奶哄睡,次年毛岸青降生,继续照料教走路,1927年毛岸龙出生,她抱孩子喂米糊。1930年,杨开慧被国民党逮捕遇害,向振熙独自养育三外孙,煮饭缝衣避搜查。1931年,她领孩子去上海交给毛泽民夫妇,自己回板仓独居纺纱维持生计。1949年长沙解放,她近80岁与毛主席重逢,此后每年子女回乡探望,她端茶抚手接用品。这段人生轨迹,体现了她对家庭的支撑和对革命的支持,没有多余的浮华,就这么实实在在过下来。 1962年11月,中南海收到从湖南转来的电报,向振熙于15日病逝,享年92岁。毛主席阅读后,泪水涌出,他指示秘书给杨开智发电报,寄五百元作为悼仪,并要求将向振熙安葬在杨开慧墓旁,同穴。这五百元在当时不算小数目,体现了毛主席对岳母的敬重和对杨开慧的怀念。向振熙虽不是毛主席亲生母亲,但他一直视她如母,从早年杨昌济去世时她资助革命资金,到后来照顾孩子,她的无私付出让毛主席铭记在心。寄钱和合葬的决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年情感积累的结果。向振熙一生坎坷,中年丧夫,女儿牺牲后独自拉扯外孙,晚年独居却拒绝过多援助,只靠纺纱度日。毛主席忙于工作,无法常伴,但通过信件和子女探访,保持联系。1960年向振熙90寿辰,他还寄200元贺礼。这次讣告事件,凸显了家庭情感在革命生涯中的位置,没有夸张的英雄主义,就跟普通人家的亲情一样,朴实却深沉。毛主席的泪水,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也反映出他对杨家恩情的回报。

0 阅读:0
代天谈历史

代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