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内部一定会有竞争,也必须有个排序,目前看,大哥妥妥是问界也就是赛力斯。
⚡️鸿蒙智行
但是最近你看奇瑞也想通了,砸钱砸人准备和华为大干一场,还要先于尊界-江淮,去首发鸿蒙智行的MPV。在和华子合作这块,发力明显猛了一大截。
尚界-上汽的H5是走量的车,销量不用想,必须得起来,这个必须的程度,比智己冲击高端还要更加夸张...
享界S8从纯电到增程,一款车的销量重新泛红,在这个这么卷的市场里发生,很神奇。而且S9T也快来了,打眼一瞅,估计价格和轿车版本也不会有很大差异,能继续爆。
尊界不用说了,这单车利润、售价还有销量,都是中国汽车历史上的第一。我觉得后续出S600,在往下走走是个好的方向。MPV先让智界去整,趟趟路,到明年出百万级的MPV就好...
后续排序我就不预测了,能理解上半部分的人,下半年到明年,会有一个好的收益。[不愧是你]
⚡️HI
鸿蒙卖得越好,大家越喜欢HI模式,毕竟是供应商,自己的发挥空间也更大。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现在也挤不进去鸿蒙了...
但问题是什么呢?鸿蒙内部都有排序和竞争,而HI的产品和品牌更多,和鸿蒙也会有竞争。
所以目前的解决方案就是,拼谁对华为新技术的应用更早,能抢一个“首发”的宣发优势。
emmm,但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得到解决,因为汽车太过复杂,不会因为你首发ADS 4或者是鸿蒙新座舱,就能把车随便卖好的...
⚡️最大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倒不是彼此的竞争,而是大家了鸿蒙的座舱和智驾以后,产品拼得除了续航,几乎没有能拼的核心差异了。
华为正在越来越成为一个隐藏起来的巨型供应商。车企的产品,除了外形以外,卖点就是华为的东西了...
⚡️解决方案
对于鸿蒙智行来说,坚定信心跟华为走,是唯一出路,拼配合度、拼配合效率,尤其是拼合作意向是关键。毕竟后续品牌的产品和节奏,都在华为那里。
HI方案自由度更高,但是竞争比鸿蒙品牌会更大,当然也要拼配合的意向度,去拿到一些首发,除此之外呢,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拼本品牌对于产品的定义了。
这个很综合,综合到整个品牌的组织体系效率、产品质量、开放程度...
所以,对于走HI路线的品牌来说,迟早得准备从宣发上,从产品定义上,就把华为当做供应商,而不是最最核心的卖点,因为市面上总有比你便宜的华为智驾和座舱出来,你只可能通过自己的产品特色去抓到用户。
在华为赋能之下,差异化越大的产品,销量不一定越好,但是产品的群体和口碑可以被固化,这个对于品牌长期发展是绝对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