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现在也是越来越不着急了,就是几乎每天数百架无人机轰炸乌克兰。反正都是便宜货

老阿七说史 2025-08-06 10:14:03

俄罗斯现在也是越来越不着急了,就是几乎每天数百架无人机轰炸乌克兰。反正都是便宜货,一点都不心疼。 基辅的防空警报响起时,天空布满廉价无人机的嗡鸣,不是昂贵的导弹,而是一群群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空中摩托车”,正摇摇晃晃却坚定地扑向目标。 爆炸声在远处沉闷响起,乌克兰防空部队疲于奔命,每一枚价值不菲的拦截导弹腾空而起,都像是在用金砖砸向瓦砾堆。 俄罗斯的策略逐渐清晰,不再追求闪电战速胜,而是利用无人机成本低廉的特性,持续消耗乌克兰的战争资源。 这场消耗战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仅仅是物理摧毁,更是经济与意志的对抗,2025年3月,俄军单日最高放飞近300架次无人机,覆盖乌克兰纵深,从基辅到利沃夫,工厂、变电站、油库接连被袭。 这并非无的放矢,乌克兰的军工生产能力和能源韧性在持续打击下被反复撕裂,战场态势的爆发性从未消失。 俄军无人机攻击的时机选择具有“较低的可预测性”,恰逢西方多国领导人齐聚华盛顿参加北约峰会,俄军发动了当月强度最大的无人机攻势。 这种“政治时间点”上的打击,意图不言自明,展示持续施压能力,动摇乌克兰后援的信心,乌克兰疲于应对,宝贵的爱国者导弹系统,甚至被迫暴露位置拦截这些廉价目标,为俄军后续更高价值打击提供了线索。 无人机型号也在悄然升级,如今俄国产改进型如“天竺葵-2”占比显著提升,航程更远、导航更准,甚至能携带小型弹药进行精确打击。 同时,俄军创新性地大规模使用改装民用无人机,成本压到极致,乌克兰情报总局报告显示,俄本土无人机生产能力正在扩大,试图摆脱对外依赖。 乌军拦截压力剧增,西方援助的防空弹药库存见底,补充速度跟不上消耗节奏。 这背后是残酷的成本算计,一架简易无人机成本低至数万美元,而乌克兰发射一枚爱国者导弹拦截,成本动辄数百万美元。 乌军前线士兵无奈感叹:“这仗打得憋屈,感觉对方在用‘山寨机’逼我们摔碎自己的‘奢侈品’。” 这场战争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形态演进,无人机消耗战模糊了前后方界限,降低了战争门槛,将经济成本和工业耐力推到了战争胜负天平的核心位置。 俄罗斯的“不着急”源于其庞大的资源储备与逐渐理顺的战时生产体系,乌克兰及其西方支持者面临的挑战,则是如何打破这种以量取胜、持续放血的被动局面,这比应对一次传统意义上的大规模进攻更为棘手。 对中国而言,这场冲突再次凸显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极端重要性,我们一贯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呼吁冲突各方停火止战,通过对话谈判寻求政治解决之道。 战争没有赢家,无人机呼啸而过的天空下,最终承受代价的永远是普通民众,只有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公正合理的和平方案,才能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重见安宁。

0 阅读:60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